2月18日,市委召开动员大会,拉开了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序幕。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满意、促进各项工作,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当前,宜兴正处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改革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成功战胜困难挑战,让改革蓝图变为生动现实,离不开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参与。在这关键时刻,启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四查四治”为主线,以市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回首过去,宜兴能成功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顺利实现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县市到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现代化城市的跨越,从来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有力保障。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三解三促”等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近年来向纵深推进的作风建设,让宜兴的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日益优化,让宜兴的发展底气更为充足。但我们也需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要看到作风建设距离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提升空间,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深入群众、办事效率不高以及“中梗阻”等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聚焦作风建设,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广大党员干部补思想之课、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弊、行为之垢,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人心向背定成败。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群众,如果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就将失去动力和支撑,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宜兴作为一个县级市,处在贴近农村、直面群众、侧重执行的“最基层”,党委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部署,党员干部的每一个举动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最受群众关注期待。只有坚持心系群众、让群众满意,改革发展大业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参与。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就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以问计于民的真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增进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力;就是要在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中,增进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空喊口号、坐而论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积极主动参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满意,从而凝聚起宜兴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