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落款真迹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探索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紫砂壶落款的独特风格与鉴别要点。从刻款到印章,详解陈鸣远紫砂壶落款的多样形式,包括“鸣远”刻款、“陈鸣远”方印等,助您辨识真伪,了解其艺术价值与收藏意义。

宜兴紫砂器的款识是鉴别作者与年代的重要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素胎上直接刻划文字或符号;二是在半干坯体上钤盖印章。款识内容极为丰富,以作者名号为主,同时涵盖纪年款、斋号款、商号款、诗词款等多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可能使用不同款识。

陈鸣远

陈鸣远画像

以清代名家陈鸣远为例,其款识运用颇具特色。陈鸣远,名远,字鸣远,康熙至雍正年间著名陶艺家,号石霞山人、壶隐,出身宜兴紫砂世家,相传其父为明末制壶名家陈子畦。陈鸣远技艺全面,尤擅雕刻,开创了壶身刻铭与盖内钤印的新风,这对后世紫砂器断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鸣远款识

陈鸣远紫砂款识

陈鸣远的款识可分为三类:纯刻款、纯印款及刻印并用款。现结合具体器型分析如下:

 

一、陈鸣远刻款

1.“鸣远”二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酒具

陈鸣远天鸡酒具

紫棠色胎体,釉面莹润。器身刻“鸣远”二字行书款,笔力劲健。

 

2.“陈鸣远”三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素带壶

流部下端阴刻“陈鸣远”楷书款,并钤“陈鸣远”篆文方章,书风洒脱。

 

3. “廉斋”二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束腰方壶

壶底以行书铭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落“廉斋”刻款。此款实为文人曹廉让所刻,壶体由陈鸣远制作。

 

4.“陈远”二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委足方胜壶

清末龚心钊旧藏,朱泥制成,壶底铭文“制为耑木先生时丁卯上元日”,署“陈远”刻款,钤“陈鸣远”、“壶隐”篆文方印。

 

5.“远”一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万年瓜壶(残器)

台湾翦淞阁藏,虽缺失壶盖,却在残缺中可窥见制作者技艺不凡,壶身刻有“瓜瓞绵绵,于万斯年”,落“远”单字刻款,配“陈鸣远”方印。

 

6.“鸣”一字刻款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莲蓬蟾钮壶

布局合理,仿生贴切,除了壶底留“鸣”字楷书刻款及“陈鸣远”篆书阳文、“隺邨”篆书阳文小章各一枚之外,壶盖蛙纽膀间亦隐匿有“隺邨”印章小款

 

二、陈鸣远印款

1..“陈鸣远”方印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东陵瓜壶

壶身刻“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落“鸣远”款,钤“陈鸣远”篆文方印。

 

2.“陈”圆印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四脚龙鼎壶

旨在展现商周时期龙作为神灵化身的威严与肃穆,钤陈”字圆印“鸣远”方印

 

3.“鸣远”方印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束带方壶

仿青铜尊造型,壶底钤“鸣远”篆体方印与“陈”字圆印。

 

4. “壶隐”方印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传香壶

方器代表作,壶底刻“令我胸中书传香”铭文,钤“陈鸣远”、“壶隐”双印。

 

这些款识的多样性反映了陈鸣远创作历程的演变,也为后世鉴定其作品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同款式的组合运用,更彰显了这位紫砂大师的艺术追求。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