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文明在纠结中迷失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新学期伊始,笔者的一位朋友收到了其8岁儿子就读的小学发来的一张“文明素养征集表”,希望家长填写五条孩子最需要认知和培养的文明素养,以便学校和家庭开展联动教育。原本是简单之事,朋友却犯了难,颇感纠结。  这位朋友坦言,提笔时觉得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公民,文明素养的备选项极为丰富,而真正落笔填写时,竟然心生犹豫。填“爱老敬老”,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遭遇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情况;填“谦逊礼让”,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填“乐于助人”,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总是吃亏被占便宜……尽管最后
  新学期伊始,笔者的一位朋友收到了其8岁儿子就读的小学发来的一张“文明素养征集表”,希望家长填写五条孩子最需要认知和培养的文明素养,以便学校和家庭开展联动教育。原本是简单之事,朋友却犯了难,颇感纠结。

  这位朋友坦言,提笔时觉得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公民,文明素养的备选项极为丰富,而真正落笔填写时,竟然心生犹豫。填“爱老敬老”,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遭遇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情况;填“谦逊礼让”,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填“乐于助人”,心里嘀咕孩子会不会总是吃亏被占便宜……尽管最后这些内容还是填进了征集表,心里的纠结却久久无法散去。

  笔者认为,朋友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他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以偏概全,将个别扩大到整体,将支流理解为主流,以至于对文明素养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个人乃至社会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是民生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我们的社会、国家乃至我们身边,更多地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朋友所担忧之处只是个别不和谐之音,正是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去喝止、去消除、去改变的。我们绝不能因为少部分人的错误行为,而心有余悸,恐惧畏缩;绝不能因为少数丑恶事件,而失去对真善美的不倦追求;绝不能因为纠结和迷茫,而迷失文明发展的方向。

  学校发放“文明素养征集表”与家庭联动教育孩子的做法,值得推广。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文明则国文明,文明素养理应从小培养。目前,江苏省已在全国率先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突出培育涉及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细节的“八礼四仪”。期待着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够从小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懂文明有素养的谦谦君子,历经世事的人们也能始终保持着朴实纯粹的“初心”、善辨是非的“明心”、善良坚定的“真心”。(李丽)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