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多筹并举让老字号历久弥新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老字号”,凝聚着历代宜兴人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其中所蕴含的 “宜兴味道”,更是由内而发、历久弥新。首批无锡“老字号”评选,我市申报的“方圆牌”紫砂、“艺萃牌”彩陶、“束氏”荤油糕和“豫和泰”小酥糖4家“一击即中”。

  “老字号”,凝聚着历代宜兴人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其中所蕴含的 “宜兴味道”,更是由内而发、历久弥新。首批无锡“老字号”评选,我市申报的“方圆牌”紫砂、“艺萃牌”彩陶、“束氏”荤油糕和“豫和泰”小酥糖4家“一击即中”。荣耀的背后,是数百年矢志不移的坚持和努力,也正是这种坚持和努力,让“宜兴味道”有理由和底气期待更为香飘四溢的未来。

  曾几何时,用料考究、做工精湛即可成就“老字号”门庭若市的火爆景象,但在现代商潮中,仅凭这些显然不足以延续传奇。新的消费人群呼唤新的口味和营销方式,如何改变?芳庄羊肉给出的答案是抱团发展。产于徐舍镇芳庄村的芳庄羊肉自清代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口味扬名四方,是我市的传统老字号。近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商标,扛着同样旗号的“山寨品”纷纷涌入市场,加上羊肉烹饪户各自为营、竞相压价,这一老字号的含金量逐渐下降,甚至一度陷入濒临灭绝的窘境。2008年,该镇103户羊肉烹饪户抱团组建了宜芳山羊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不仅注册了“宜芳”商标、建立起牢固的价格同盟,还打开“天窗”亮出厨艺、科学制订烹饪配方。2011年,合作社又牵头成立了横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六省区的江苏华谊山羊养殖销售专业合作联社,实行统一养殖、统一运输、统一销售,为2000多社员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凝聚群力的“升级配方”,让芳庄羊肉的香味愈发浓郁;走南闯北的组团亮相,极大地提升了老字号的美誉度。通过联盟,目前徐舍镇已形成一条集运输、屠宰、烹饪、销售以及羊毛、羊皮加工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本地数千劳动力走上了致富路。

  如果说因为从业人员多而集中,使芳庄羊肉拥有了抱团闯市场的基础,猪婆肉、荤油糕、葱油饼等老字号则显得有些“小众”。在官林束氏荤油糕的第四代传人束永超看来,这类老字号要想独自开拓未来,除了技艺的改良,关键还在于销售网络的延伸。“荤油糕需手工作业,产量不高,销售主要面向宜兴市场。尽管每年有不少周边地区的客商前来采购,我们也是‘掂量’着卖。”束永超介绍,荤油糕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岳家军炊事员制作的过年糕点,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是其品质的保证,也是产品“招人”的原因。在以往的传承中,老一辈安于现状,自产自销都供不应求,更别提销往外地,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束氏的“孤芳自赏”。今后,这样的情况将大有改观。 

在市商务部门和官林镇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该厂以较为优惠的价格拿到了批地。“新建的3500平方米厂房预计明年初就可以投用,届时,生产能力将至少翻一番。”束永超说道,他计划将手工和机械作业相结合提升产量,同时通过在周边县市设置销售点和在网络上开设专卖店,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尝到“宜兴味道”。

  历经岁月洗礼,芳庄羊肉和荤油糕正以强劲的脉搏展示出新的生命力,这也是“宜兴味道”香飘四溢的缩影。此外,鼓励老字号企业引入现代管理及营销技术,在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鼓励其在功能街区、交通枢纽等地区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鼓励其发展“老字号电子商务”……在市商务局规划的战略版图内,这些举措正在加速推进。依托生产的流程化、产品的品牌化和销售的连锁化,三年内,我市有望培育3个省级老字号、10个无锡市级老字号。 

  (郑钊 耿佳卉)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