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开渠选才、按需育才、政策励才”思路,多措并举,积极为“乡土人才”的成长“松土施肥”,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讯 石坝良种猪场场长景小全成功引育优质苏太良种母猪,并为附近20多户结对户提供优质良种小母猪600多头;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马强打破蝴蝶兰常规育种模式,通过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有效促进新品种选育进度……近年来,通过优化育才环境,有的放矢培养示范带头人, 一批“乡土人才”茁壮成长,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
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开渠选才、按需育才、政策励才”思路,多措并举,积极为“乡土人才”的成长“松土施肥”,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市每年投入40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经费,采取“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方式,依托属地成校、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参加学历培训、农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专家定期上门服务,巡回辅导,开展以“教会一门技能、扶持一个项目、提供一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活动,及时帮助农村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为化解农村人才创业资金瓶颈,我市还争取相关金融单位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人才倾斜,尤其是农商行定位服务“三农”,目前已为4000多户农户提供贷款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
“给‘田秀才’、‘土专家’评职称、发奖状,既是对农民人才价值的肯定,更是发挥典型人才的‘领头雁’、辐射源作用,培养激励出更多乡土人才的有效举措!”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农村拔尖优秀实用人才” 表彰会上,市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述说着我市典型带动的丰硕成果 。从1999年起,我市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按照“选拔一名人才,带动一个群体,兴起一项产业,活跃一方经济”的要求,首批命名200名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经过多年的科学培育和示范带动,目前全市已有1200余名群众广泛认可的、扎根田头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获得“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放大“鲶鱼效应”,我市在注重本土育才的同时,还加大农业人才引进力度,对重点引进的、我市优先发展的生物农业产业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团队,根据其创业项目给予30万元-9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促使“领头雁”“羽翼更丰”,我市不仅对他们实施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生产项目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做到信息、用地等环节“五优先”,还定期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领办的、成效突出的前沿课题、科技转化成果、农业示范项目等进行评选资助。
致富先扶智。通过一批“领头雁”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通过以师带徒、以户带户等方式,目前,我市已累计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近4万名,其中生产型人才26908人、经营型人才1369人、技能服务型人才3917人、技能带动型人才5360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余元。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5家,经认证的“三品”企业156家,认证产品410个。
(晓辉)
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开渠选才、按需育才、政策励才”思路,多措并举,积极为“乡土人才”的成长“松土施肥”,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市每年投入40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经费,采取“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方式,依托属地成校、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参加学历培训、农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专家定期上门服务,巡回辅导,开展以“教会一门技能、扶持一个项目、提供一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活动,及时帮助农村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为化解农村人才创业资金瓶颈,我市还争取相关金融单位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人才倾斜,尤其是农商行定位服务“三农”,目前已为4000多户农户提供贷款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
“给‘田秀才’、‘土专家’评职称、发奖状,既是对农民人才价值的肯定,更是发挥典型人才的‘领头雁’、辐射源作用,培养激励出更多乡土人才的有效举措!”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农村拔尖优秀实用人才” 表彰会上,市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述说着我市典型带动的丰硕成果 。从1999年起,我市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按照“选拔一名人才,带动一个群体,兴起一项产业,活跃一方经济”的要求,首批命名200名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经过多年的科学培育和示范带动,目前全市已有1200余名群众广泛认可的、扎根田头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获得“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放大“鲶鱼效应”,我市在注重本土育才的同时,还加大农业人才引进力度,对重点引进的、我市优先发展的生物农业产业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团队,根据其创业项目给予30万元-9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促使“领头雁”“羽翼更丰”,我市不仅对他们实施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生产项目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做到信息、用地等环节“五优先”,还定期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领办的、成效突出的前沿课题、科技转化成果、农业示范项目等进行评选资助。
致富先扶智。通过一批“领头雁”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通过以师带徒、以户带户等方式,目前,我市已累计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近4万名,其中生产型人才26908人、经营型人才1369人、技能服务型人才3917人、技能带动型人才5360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余元。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5家,经认证的“三品”企业156家,认证产品410个。
(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