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政策奖励 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倾斜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自2011年以来,宜兴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用来奖励促进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各类主体。这种奖励政策的引导,在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奖励政策实施下来,大家普遍都能得到,这还有激励作用吗?宜兴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宜兴发改部门梳理,奖励...

去年,宜兴奖励工业经济转型的政策中,有7类项目、464家企业超过90%的获奖额不超过2万元,资金使用呈“小而散”的局面。针对去年兑现的各项奖励中部分财政奖励成效不高的情况,宜兴近日出台政策,砍掉了一批“普奖”项目,计划奖励资金从去年的约8亿元,精简为约6亿元,收紧拳头,更加注重奖励的成效。

自2011年以来,宜兴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用来奖励促进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各类主体。这种奖励政策的引导,在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奖励政策实施下来,大家普遍都能得到,这还有激励作用吗?”宜兴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宜兴发改部门梳理,奖励政策实施的这几年,对企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奖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普奖”情况。去年宜兴用于镇、村级的奖励资金达到2.31亿元,约占全市奖励资金总额的三成,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奖励范围覆盖了全市几乎所有的镇、村,不少镇、村之间获得的奖励额度都差不多。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去年以来,随着整体的宏观发展形势发生变化,为了更加突出重点,提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涵,宜兴将奖励政策及时调整。

与去年相比,今年,宜兴将主要涉及镇、村级的相关奖励资金进行了相应的压缩,立足于奖励先进单位,引导示范,通过最少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针对企业的奖励也更加突出主题,归并和清理部分“普奖”类目,剔除了低标准的奖励如企业获得省级以下荣誉的相关奖励。总体来讲,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贡献高的主体倾斜。

宜兴财政部门表示,自去年以来,原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得到统一归口管理,接下来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形成全过程动态的绩效管理模式。记者了解到,为了给企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宜兴正在积极准备,适时引入“亩产税收”这一经济杠杆。“如在相同行业质态下,占地1000亩与占地500亩的企业税收贡献相等,那么占地少的企业将成为奖励扶持对象。”宜兴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此构建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负向的约束机制,倒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节约使用土地,提高经济与社会的综合效益。(文扬梦蝶)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