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富民增收 宜兴农民享城市化红利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近年来,围绕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新宜兴的总体目标,宜兴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成功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奏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乐章,使宜兴农村常住人口幸福感与日俱增。 要使农村常住人口安居乐业,先要编织好普惠百姓的服务网。...

淘壶人宜兴8月28日电 (孙权 杜晶 何振兴)近日,徐舍镇烟山村百年家庭农场的主人丁志国边忙着手头的工作,边兴奋地说,今年小麦收成不错,他们一家由此比去年收入多了好几万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像丁志国这样的宜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达到1013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0%。

近年来,围绕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新宜兴的总体目标,宜兴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成功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奏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乐章”,使宜兴农村常住人口幸福感与日俱增。

要使农村常住人口安居乐业,先要编织好普惠百姓的“服务网”。近年来,宜兴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七位一体”,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充分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实现了城乡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管理等“七个一体化”,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工商资本下乡进村、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创业提供了最大便利。其中,张渚、周铁等4个镇列入了无锡地区城乡一体发展先导示范区。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农民致富。充分依托宜兴“洞、茶、竹、陶”的独特资源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两年行动,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5亿元,完成3324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218个,并形成山村风貌、水乡风情、综合集聚等八种美丽乡村建设类型。陶都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品牌,累计创建陶都美丽乡村40个,建成了一批无锡市级以上示范村,张渚镇善卷村、湖氵父镇张阳村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最美乡村和住建部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村。落实每年3000万元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奖补资金,“八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建立。目前,宜兴的农村“村村有特色、个个有看头”,让城市人更向往,让农村人更留恋。

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成为引领推动宜兴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将农家乐、乡村旅游、现代生态农业与城乡一体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形成“环境带来效益、环境促进发展、发展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模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点燃了在外乡贤回乡创业的热情。近年来,宜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次保持13%左右的年均增幅。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162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湖氵父镇洑西村“篱笆驿站”等农家乐发展如火如荼,户均收入超过30万元。

通过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打通了农民分享城市化红利的通道,使农民收入画出了优美增长线。今年上半年,宜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00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903元,同比增长10.4%。同时,上半年宜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9.3%,达到2663元。(完)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