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领导调研漕桥河水域环境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昨天下午,副省长许津荣带领省环保、太湖办等部门负责人,专程来宜调研漕桥河污染防治工作。

  本报讯 昨天下午,副省长许津荣带领省环保、太湖办等部门负责人,专程来宜调研漕桥河污染防治工作。调研中,许津荣充分肯定了我市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所取得的成绩,称赞我市为太湖周边地区的河流整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成功之路。市长张立军等市领导陪同调研。 

  作为入太湖主要河流之一,漕桥河全长23公里,宜兴和武进公共段长6.9公里。近年来,我市按照上级治太决策部署,把漕桥河综合整治作为入湖河道整治的示范工程,大力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畜禽养殖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基本实现了水质持续好转、治污能力提升、沿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整治目标。 

  在宜期间,许津荣先后现场察看了万石镇黄土寺村、南漕污水处理厂、江苏新坤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地的情况。黄土寺村位于太湖一级保护区,紧邻漕桥河。近年来,该村通过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采用先进的低温蒸馏复合膜技术实现农村污水达标排放,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对此,许津荣给予了肯定,并勉励该村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农村水环境质量。在南漕污水处理厂,许津荣深入污水处理车间,详细查看了出水水质情况,并要求我市有关部门加强对出厂水质的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在江苏新坤兴生态农业公司,许津荣详细了解该公司实施的生态农业循环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新坤兴生态农业公司实施的生态循环技术,不仅实现了生猪养殖的零排放,而用猪的粪便生成沼气变废为宝,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现代农业发展就需要他这种善于思考的现代农民,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在全省推广。 

  调研期间,许津荣希望我市再接再厉,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治理太湖的决策部署,和省级相关部门一起,共同研究污水处理+生态湿地+中水回用建设新模式,形成数据佐证,以便向太湖周边地区全面推广。要加大治污力度,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点源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有效减少对河道水质的污染,促进河流水质好转,为治理太湖作出贡献。      

(晓赵)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