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五环旗的召唤下,南京成为世界青年的竞技舞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聚于此,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亲眼目睹这个舞台内外上演的一幕幕,体会无处不在的精彩,对淘壶人记者而言,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又快乐的。
昨天上午9点,我准备前往青奥体育公园,但站在南京大行宫地铁站里,看着两个不同方向的站牌,竟不知如何选择。“您要到哪儿去?”一个浑厚的声音在记者耳边响起。扭头一看,一位左臂戴着红袖章的老大爷正笑眯眯地看着我,红袖章上印着:青奥志愿者。“您好,我要去青奥体育公园。”“您是记者吧?我看你站这儿半天了。”老大爷看着我胸前的证件,说:“你先乘车到新街口转1号线到安德门,下来转10号线在临江站下,然后还要往南步行2公里左右。记住了吗?”看我有点懵,老大爷又重复了一遍,我感激地一个劲点头。他却把手一挥:“快上车吧,你们记者挺辛苦的,别耽误采访任务!”
下午4点20分,南京国际博览中心D馆跆拳道比赛告一段落,我正起身准备收拾器材,眼前伸来一只手。我抬头一看,是坐在我边上的泰国记者,先前我帮他捡过一只镜头盖。他友好地对我微笑,我赶忙和他握手。他左手一指前方,他的同伴正举着照相机,原来是要跟我合影。我立即点点头和他肩并肩站好,想不到他一把搂住我的肩膀,快门响起的那一刻我笑得很灿烂。这就是他表达感谢的方式,我记不住他复杂的名字,然而合影的那一瞬间,却让我难以忘怀。
傍晚,我在游府西街找地方吃饭,路过一家水果店,店主操一口浓重的山东腔在吆喝。身着深蓝色运动装的五位青年男女提着水果,互相看着:“他到底说是多少钱呀?什么毛钱?”我一听是台湾口音,立即走上前去帮他们用普通话“翻译”。简单交流后,才知道他们是来参赛的中华台北轮滑队的队员。其中一个小姑娘掏出一大把纸币对我说:“先生,你可以帮我们付给他吗?”“没问题!”我帮她抽出钱付完后,他们一直向我表示感谢,小姑娘还说:“先生,有机会到台湾来玩哦!”
聚首五环旗下,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一家人。无需过多的言语,欢笑、关爱、信任,就足以让大家心灵相通,彼此理解。奥运五环不仅仅连结着五大洲的地域,更连接着五大洲人期盼美好、友爱与和平的心。
(淘壶人特派记者 马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