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1日召开的江苏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评比表彰大会上,宜兴市再次被评为双拥模范城,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临近“八一”建军节,行走在陶都大地,拥军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在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军人窗口”“军人优先”的服务标识比比皆是,人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拥军氛围。
想官兵所想
拥军实事工程暖兵心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7月16日,武警8694部队营区内1300多名官兵和家属,终于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部队干事屈川和其他官兵们都兴奋不已。四年前,屈川刚来部队时,还得从自挖的水井里取水。遇到雨天,地下水就变成了黄泥水,官兵们只好去邻近村庄借水喝。
几年前,宜兴市得知该部队用水困难,便帮助修建了输水管,让官兵们用上了净化的地下水,可地下水水质硬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上半年,宜兴市把“自来水进军营”列为拥军实事工程。7月中旬,期盼已久的自来水输送到部队家属楼和营房,更把第二故乡的温暖也送到每位官兵和家属的心坎上。近年来,宜兴市坚持做好新时期拥军工作,围绕部队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帮助解决部队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帮军人所困
为退伍军人搭建平台
这几天,家住丁蜀镇川埠村的退伍军人董晓勇有点忙,他正准备和徒弟们一起去苏州庆祝即将到来的建军节。
今年39岁的董晓勇,2002年开始进入紫砂行业,成为一名紫砂艺人。董晓勇明白,军人退伍后找到对口的工作存在难度,于是几年前,他萌生了为退伍军人搭建免费学习制作紫砂壶平台的想法。
在市民政部门的支持下,董晓勇把自己的工作室打造成了退伍军人的学艺平台。通过该部门的推荐,不仅本地的,连安徽、湖南、山东等地的退伍军人也慕名而来。截至目前,他已收了30多名退伍军人当徒弟,有几位已经“出师”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今年,市民政部门还与相关职业培训学校和机构合作,共同推进退伍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由“给岗位”向“给技能”转变,共培训退伍士兵458人,同时举办了一场“退伍士兵专场招聘会”,安置就业率达100%。
急军属所急
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昨天气温比较高,家住宜城街道唐公社区的邵文军,早早地下了工,在家陪伴患病的儿子小邵观看军事电视剧。今年24岁的小邵曾是一名进藏兵,2011年退伍回家后就被查出患有急性精神障碍。这对于全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为了给儿子看病,邵文军辗转无锡、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到去年11月时,已花费医疗费10余万元,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
今年3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民政部门联合宜城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为小邵送去了6万元救助金。目前,市民政部门正在为小邵向省民政厅申请相关补助。近年来,宜兴市专门制定出台了《市政府关于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意见》,逐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医疗救助等优抚医疗保障制度。仅今年以来,就给辖区内595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定期抚恤金1800多万元,使优抚对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淘壶人记者 杨鋆 张茜 通讯员 马小波 鲁 勇)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采集,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将#改为@)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