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这是清代学者吴梅鼎在他所著的《阳羡茗壶赋》中对陶壶鼻祖供春的赞句。通过诸多文献记载,尽管现存所知两件紫砂壶存疑,我也坚定地认为:供春应是紫砂壶业的开山鼻祖,历史上第一位制壶高手,也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紫砂艺人。▲供春像供春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宜兴人正德九年进士。早年,吴颐山曾在金沙寺读书,供春随侍左右,空暇之余,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供春壶供春开创了宜兴茶壶

"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

这是清代学者吴梅鼎在他所著的《阳羡茗壶赋》中对陶壶鼻祖供春的赞句。

通过诸多文献记载,尽管现存所知两件紫砂壶存疑,我也坚定地认为:

供春应是紫砂壶业的开山鼻祖,历史上第一位制壶高手,也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紫砂艺人。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供春像

供春

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宜兴人正德九年进士。

早年,吴颐山曾在金沙寺读书,供春随侍左右,空暇之余,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

▲供春壶

供春开创了宜兴茶壶从单纯日用到艺术陈设紫砂的新天地。

明代学者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一书把金沙寺僧与供春列入艺术化紫砂壶的创始人,杯尊称为"砂壶鼻祖"。

供春首创了紫砂壶制作用泥片回身筒的工艺,他做的壶在当时已是十分珍贵。

几百年来,有许多传说。由于紫砂易于破损,真正存世的极为少见。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 清晚期 黄玉麟制 供春壶

供春也作龚春,是紫砂壶界公认的开天辟地的创始人。传说他姓龚,名春。

供春所制茶壶,款式不一。他还创作过"龙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等新颖式样,而尤以"树瘿壶"为世所宝重。

此壶乍看似老松树皮,呈栗色。凹凸不平,类松根,质朴古雅,别具风格。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 顾景舟制 供春壶

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受惜,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

清代吴骞编《阳羡名陶录》一书里,对紫砂壶搜罗极广,记载详尽,可是单单缺少供春壶,吴氏以未曾亲眼见过供春壶为终身遗憾。

供春学艺

一夜,他看到月光照在桃树虬枝节疤上的投影,十分别致。

看着看着,忽然心里一亮:这不是象一把从未见过的新式茶壶么?原来,最早的紫砂茶壶都是光坯,相传苏东坡制作的提梁壶也不例外。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 裴石民、汪寅仙合制 夔龙供春壶

后来,制陶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也只不过是雕刻一些浅花。要以桃木节疤为壶身,饰以桃花桃叶,就得镶上圆雕一样的堆花。

能作得成吗?龚春决心闯一条新路。

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

▲ 树瘿

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龚春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捧着新制的茶壶,恭恭敬敬地去请教老和尚。

老和尚见了,双目一亮,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当即取名为"供春壶"。

含义有两个:一是取桃花奉春神,一是和龚春名字谐音。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 徐秀棠制 供春壶

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地薄而坚实,时已经负有盛名,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清代诗人周澍曾有这样的诗句赞誉供春的作品:"寒梧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

又在《台阳百咏注》中记述:"台湾郡人,茗皆自煮……最重供春上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b>紫砂</b>经典名家之开山鼻祖供春

▲ 供春壶

可见供春壶的工艺成就和当时的社会声望

喜欢紫砂壶的朋友请加微信: zz122146258 交流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