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陶陶居主,感紫砂古韵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百姓观察网(http://www.baiguanw.cn) 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弘扬和创新。在谈及研制牛耳毫毛笔的初衷时,湖笔西施钱爱康讲到。 对此,我不禁感慨万分。前不久我看了《百鸟朝凤》,为新老代唢呐艺人对信念的坚守而感动,也为物欲横流时代中民俗艺术的没落沉浮而惆怅。时“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弘扬和创新。”在谈及研制牛耳毫毛笔的初衷时,湖笔西施钱爱康讲到。对此,我不禁感慨万分。前不久我看了《百鸟朝凤》,为新老代唢呐艺人对信念的坚守而感动,也为物欲横流时

百姓观察网(http://www.baiguanw.cn) 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弘扬和创新。在谈及研制牛耳毫毛笔的初衷时,湖笔西施钱爱康讲到。 对此,我不禁感慨万分。前不久我看了《百鸟朝凤》,为新老代唢呐艺人对信念的坚守而感动,也为物欲横流时代中民俗艺术的没落沉浮而惆怅。时

“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弘扬和创新。”在谈及研制牛耳毫毛笔的初衷时,湖笔西施钱爱康讲到。

对此,我不禁感慨万分。前不久我看了《百鸟朝凤》,为新老代唢呐艺人对信念的坚守而感动,也为物欲横流时代中民俗艺术的没落沉浮而惆怅。时常和友人下乡探访,或是有着三寸金莲的慈祥的奶奶,或是会唱山歌的朴实的爷爷,或是或是为了在整修前最后看一眼落寞的古村落,走一回山间古道。有时候,我会抱怨,抱怨时代发展太快,传统消失落寞的太快,人们的观念转变的太快。或许是我危言耸听,夸夸其谈,但是如果人们仍为了牟利不惜开发、利用传统,那么等到传统文化遍体鳞伤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自处。因此,我总会不自觉地翻阅关于刺绣、簪子等手工艺的书籍,逐渐养成了节省的习惯,只为了收下一副老旧沉重却不失光彩的刺绣,一支简单朴实的老银簪子,或是一枚带有锈迹的花币……身边的人无法理解我的行为。他们总说:“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用,买了就是铺张浪费。”这时,我总会笑笑,或是一句“个人爱好罢了”。其实,我只是希望未来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这些古朴的东西,当他们问及时,我能说“我知道”。

然而,当采访完钱爱康女士,聆听她关于传统文化的见解之后,我深深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不得不承认,我过于关注小我,忽略大我。如爱康女士讲述的那般:“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来处,我们肯定要注重文化的传承,要有中国符号的东西。可惜,现在的传统手工业都存在着断代的现象,传统手工业行业工作环境恶劣,低效率低报酬,现在很少的孩子愿意从事这类行业。”的确如此,很少人愿意关注这些古旧的东西了,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纯手工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像我们对传统手工有些许爱好的人,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安稳的生活,从事这些孤独的事业。不禁对自己深深地鄙夷,一边高呼热爱传统,保护传统,一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传统逐渐没落,没有能力挽救它们。

只希望民众的传统意识能苏醒,国家能重点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的灵魂!

文学院

“匠人之心,寄乎于手”湖州最美匠人遴选实践团

陈晓青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