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昨日,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江苏省供销社陶瓷公司陶码头大院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雅克·考夫曼完成了一款历时一年多巨型陶瓷雕塑(如图)。据了解,该雕塑是由考夫曼和宜兴陶艺师蒋国兴合作的艺术项目《互园》的主要内容之一,制成后将放置在陶码头大院内,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景观。
江苏省供销社陶瓷公司陶码头被当地人叫做“陶批站”,为20世纪70年代所建,早期为苏北客户进出运输陶瓷的集散地。2009年被列为宜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1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根据相关规划,该码头将结合景观规划建设遗址公园,再现当年陶瓷储运的盛况。2015年初,负责该项目规划建设的蒋国兴在上海结识了考夫曼,并向他发出邀请。来到宜兴,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后,考夫曼便爱上了这片陶文化热土,决定为该码头搞一次实地创作。
“我做作品,不是带着现成的观念去创作,而是到现场发现、感受当地的氛围,再考虑如何把材料和当地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蒋国兴提供的陶码头规划图和现场环境,考夫曼最终选择了“互”字造型:“码头就是交流,正如中国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现在是一个互通有无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交互与合作的时代。这个码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直到今天,对于宜兴仍然有着精神性的引领作用。”
记者看到,这组雕塑由4件作品组合而成,代表“互”字的4个笔画,表面还用加盖印章的方法印出万余个“互”字,雕塑最大部分处的高和长都超过2米,最宽处60多厘米,全部用宜兴紫砂泥精塑而成。据了解,该作品从去年3月启动创作以来,考夫曼已先后三次来宜创作,每次创作时间为3个星期左右,成品预计今年11月份“出窑”亮相。
(蒋梦蝶文/丁焕新摄)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