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到宜兴拍摄科教片《紫砂陶》,顾景舟担任艺术顾问和指导。为配合拍摄工作,顾景舟亲自设计该壶式,并由葛陶中制作,谭泉海镌刻,是几位艺人合作的佳品。
该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清代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尤长兰石,自创的“六分半书”集楷、隶为一体,呈“乱石铺路,浪里插篙”之势,惹得世人偏爱。《阳羡砂壶图考》载:“燮,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进士,官潍坊西安知县,有惠政,为人疏宕洒脱,工画兰竹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别成一格,诗近香山放翁,有《板桥全集》,然会制壶则鲜有人知者。李小坡藏板桥一壶,白泥粗砂,大鋬短流,制度古雅,身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矣,署板桥道人,分写行书六行,钤郑字阳文圆印,板桥性喜诙谐,壶铭亦嘲诙讽世,名流传器风趣独绝,弥足珍也。”
郑氏这首诙谐思辨的诗句既道出了茶壶的特征,又隐喻着人生哲理。顾景舟在“板桥提梁壶”的造型及装饰上紧扣板桥诗意,在造型上,壶身圆鼓,直流嘴,高耳外阔,竹制提梁,憨态可掬。正面绘郑板桥墨竹图,倒垂的竹枝浓淡相间,微风吹动,萧萧飒飒;壶的造型设计切诗、切画,铭文苍劲有力,气度非凡。
该壶有两种形式,一为紫泥三孔桥钮,一为段泥麻花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