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人讯(记者李 震) “过去我的旧屋是用彩钢板临时搭的,只有1.7米高,冬天不保暖,雨天还漏水,台风来了又怕被吹倒……现在这些问题可都没啦!”10月11日,在杨巷镇新芳村,年逾五旬的蟹农戴卫昌喜滋滋地说。
原来,上月底,戴卫昌搬进了政府翻建的蟹塘看护“新房”,这多亏了今年市里开展的农业看护房整治改造工作。
农村鱼塘、猪舍、果园等边上总有一两处小屋方便农户居住看护,对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的种养户们来说,看护房就是他们的家。今年5月起,针对部分看护房私搭乱建、设施简陋存安全隐患,影响国省干道、旅游干线沿线环境的现状,我市计划投入1200多万元为全市600多户种养户建“新房”,统一规格,提档升级。同时,对超面积、季节性看瓜果菜棚架以及附属在看护房周边的鸡鸭棚、杂物棚等进行整治。
眼下,在杨巷镇,包括戴卫昌在内的100多户种养户有了温馨新住所。戴卫昌的蟹塘位于宜金线一侧,他口中的“旧屋”,已变为檐高约2.5米的砖混结构新房,还新安装了防盗门等。政府出资建好房屋后,他自己简单装修了一下,地面铺上花岗岩,添置了空调、微波炉等电器,很有生活气息。“那是隔壁龚建良的,他家的还是新建的咧。”戴卫昌指着不远处说。放眼望去,附近几处相似风格的新看护房,统一装饰青白相间的崭新外墙,格外醒目。
为确保整治改造工作质量,我市还就看护房拆除新建和改造出新出台了相关标准,努力将农业看护房打造成为适合农业生产需要、衬托道路生态景观的新亮点。目前,今年列入整治改造计划的638户看护房中,已经完成近500户,预计本月底基本完工。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