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宜兴地税局实现组织收入76.2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55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量的63.66%,为地方财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上半年,市地税部门已累计开展各类行政指导200余次,受惠企业8000余户次。
8月中旬,市地税部门专门组织官林镇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场行政指导培训,通过面对面沟通,帮助企业解决涉税难题。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宜兴地税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极推行“智慧税收”征管模式,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1至7月,实现组织收入76.2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55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量的63.66%,为地方财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积极跟进税制改革,确保实体经济得实惠。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扩围,今年以来,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先后被纳入试点范围。对此,宜兴地税局全力做好这三大行业“营改增”转换工作,从税收调研测算入手,主动做好政策、数据、发票等系列交接工作,并及时修改、清理和维护基础资料,确保历史数据准确完整和后续征管工作到位,让相关企业享受到“营改增”等税制改革的实惠。
在落实好现有税制改革新政的同时,宜兴地税局还从促进全市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做实营业税基数”,在为税制改革不断推进做好准备的同时,促进地方税收收入平稳增长。今年以来,该局把工业企业建设工程清理、政府建设工程项目清理作为两项重点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业企业自建行为、做实企业资产规模,同时合理调整其经营期间和资产转让环节税收负担,该局联合市建设等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听证会等一系列完备程序,推出了2000-2012年我市工程基准造价。在让企业主们了解该项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主申报纳税。至目前,该局已受理工业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申报金额48.64亿元,入库税金2.14亿元。同时,对于部分政府性拆迁安置房屋权属证明不够完备、在交易过程中易引发纠纷的情况,该局主动进行排查梳理,累计为全市4万多户户主开具了67000份发票,为产权人及时补办产权证明提供了保障。
规范化、制度化税收管理是“智慧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地税局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强特殊性行业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利用社会力量强化餐饮、出租房屋等行业税收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为纳税人减轻负担的同时,也消除了纳税人潜在涉税风险。同时,该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变后续管理为行政指导,采用PPT、光盘、专场行政指导培训等形式,通过组织系统内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和律师“三师”团队与纳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开展行政引导和服务,为纳税人解决办税过程中的难题。今年上半年,该局已累计开展各类行政指导200余次,受惠企业8000余户次。(见习记者 张云芳)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