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鉴赏之老友叙壶记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清晨六点醒来,已然习惯。即使日子调到十年前,亦是如此。说不上奔波劳碌,肖马亦谐之一趣。想那昨日小店与友相坐,清茶叙闲。老王哥每日宏声高谈,聊聊玩壶多年的心智,随意而来。没有种种可能亦不习惯了。这即是实体的意义了,老友围炉新朋聚话。而微信如擦肩而过散去罢了。微商,徽商,差之远矣。见那窗外盈盈新绿,阳光蹙蹙而来,五月耀耀而至也。老图新编,荼茶余于。1、不要碰没见过原矿的泥料。2、不要向不懂泥料的人购买,哪怕是经常公开出来发言名气很大的。3、不要以利为先,壶是买来用的。4、让身边懂的朋友帮助选壶。当本人认同上述

清晨六点醒来,已然习惯。

即使日子调到十年前,亦是如此。说不上奔波劳碌,肖马亦谐之一趣。想那昨日小店与友相坐,清茶叙闲。老王哥每日宏声高谈,聊聊玩壶多年的心智,随意而来。没有种种可能亦不习惯了。这即是实体的意义了,老友围炉新朋聚话。而微信如擦肩而过散去罢了。微商,徽商,差之远矣。见那窗外盈盈新绿,阳光蹙蹙而来,五月耀耀而至也。老图新编,荼茶余于。

<b>紫砂</b>鉴赏之老友叙壶记

1、不要碰没见过原矿的泥料。

2、不要向不懂泥料的人购买,哪怕是经常公开出来发言名气很大的。

3、不要以利为先,壶是买来用的。

4、让身边懂的朋友帮助选壶。

当本人认同上述玩紫砂的四个原则,并认真遵守之后:

买壶的品质量就大大提高,并将原先四处收藏来的绝版"玫瑰朱泥,民国绿,原矿紫茄泥,原矿黑星砂、原矿黄金段泥"等等逐步清理干净。

这道理犹如一个碗,其先盛的水浑浊不清,经过沉淀后,如果你不把垃圾清理干净,则依然很快又会变浑浊。

唯一我认为有添加但没有处理的壶 就是所谓的老拼紫,又叫一厂拼紫,这个估计当年主要是考虑到拼紫的烧成效果会较原矿紫泥更滋润一些,颜色更深一些,对应的上人们对紫砂是紫色这一传统印象;而已添加的是微量的氧化锰(非汞铅钴类重金属),这些年出口日韩都出了那么多,估计不会有什么危害吧!同理实际上加氧化铁的红泥也不会有太多的卫生安全隐患,只是其颜色过于红艳,失去了紫砂内敛的性格,这个大红袍从此我就道一声离别了!

<b>紫砂</b>鉴赏之老友叙壶记

那么日常接触紫砂,在没有原矿和试片,样壶标本情况下,是如何看是否原矿的呢!

<b>紫砂</b>鉴赏之老友叙壶记

眼睛看的话:1、银沙闪点(细小的亮晶晶的云母片颗粒)

2、细看砂颗粒之间颜色不均匀,有明显的小黑点

3、用之前一般颜色都比较土,比较暗淡

手感:4、稍微用点力气捏,松开感觉越不黏手(和摸玻璃黏手的感觉比较)越好

嗅觉:5、没有香味和异味,冲泡热水后没有明显的土腥味

基本也就这几点,有些磨的特别细的料子,几乎看不到砂的颗粒了,颜色很均匀的很可能是酸洗过的;

如果酸洗过颜色还很艳的,那么就是加料无疑了,酸洗过颜色发淡的,依然是原矿但卖相就很差了!

呵呵,就这么简单的五点,到市场上去挑选紫砂壶,商品能全部合格的店铺估计一个也没有,作品能全部合格的工艺师包括大工艺师估计也很少!

因此如果按俺这个思路只玩原矿的话,市场上可选择的东西就不多了;这和玩玉一样道理,到处都有玉店,地摊到处是古玉,真的按照只挑天然皮色的新疆和田籽料标准来看话,可选性也就不大了,只玩籽料和坚持只玩原矿紫砂一样,尤其难的是坚持!

坚持有的时候就可以说是偏执和顽固,比如有人会告诉你俄罗斯料现在很好啊,大师都用来雕刻还获得了天工奖呢,还有人说青海料也很好啊,国家都大量采用来做奥运金牌了,这个时候如果谁还能坚持只玩和田料肯定结果是与众不同的!玩紫砂原矿也是一样,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手里做的,三者要合一,认为对的,就要坚持,不要动摇,王守仁称之为行知合一,这也是儒家文化中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记得06年和几个朋友到长乐弘的湖心亭中,一边品茶一边听徐秀堂老师谈壶,有人提起紫砂原矿枯竭的市场传闻,慈眉善目的徐老,立刻大怒:"胡说,丁山脚下到处是紫砂,家家都藏泥,200年都用不完。。。。。。"徐据说和顾大师算是平辈,70多了,居然还有此性情一面,真是没有想到,尤其听他说起文革壶更是精辟;"台湾和一些宜兴人大炒文革壶,文革才多少年,我们都是一直经历过的,那是什么年代,不好好做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算什么老料,老工,这样的东西敢炒到几千-几万??有个上海人,来找我看壶,花了多少多少钱,买了一箱子,拿出来,全部是,时大彬,陈鸣远。。。。,没有一个真的,我就直话直说,他听了都不好意思了。。。。。问我的作品什么价格,我就回答他:"是好朋友,1万块我就可以给,再好的送都可以,如果是自己觉得钱很多的,10万我也不一定给。。。。"非常感谢徐老的话,我至今还觉得深受启发:

1、紫砂原矿是足够一直玩下去的,2、名家好壶的价格其实真的弹性很大,3、明清也好,文革也好,料或工垃圾的永远都是垃圾

茶道精神是:和、静、怡、真 和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其中尤为不同的就是一个真字!

常有人谈论紫砂壶,只提名字:我有一把**款的壶!边上人立刻:"羡慕啊羡慕!"真的好吗?

仅从功用来看,许多名壶是华而不实的,根本不好用。

再从文化来看,许多名家其实对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抓住精髓,比如提璧壶,那个原创的谷纹璧盖子才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最后偏偏变成了一个钮盖,这个壶就完全失去了原创的精神,等于剩下躯壳没有肉体,做的再好,也就只是一个茶壶,上升不到艺术品应有的高度与另一名品鹧鸪提璧在精神上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因此传统书上写的:"料形工款功"五点,对我这个初入门者来说可以简而化为 泥料+做工两点足矣!壶就有一个很好的肉身,如果能再加上一点文化则该壶就有了灵魂,升华成为一个可圈可点的文玩!

因此我们初学者在看料正,工好以外,还要看一把茶壶汲取了哪些文化于其中,同时作者通这个造型想传递什么精神,这对入门者来说,才算是看懂一把茶壶;功夫在壶外,这样的壶才有深度,才耐看,其价格才有资格脱离商品壶的区间

经常听到既不懂喝茶也不懂中国历史,却每天专注于炒股票的工艺师跟我滔滔不绝的大谈紫砂文化内涵 以及精气神之类,我只有苦笑,他们也只能去仿一些名家名作,最多稍事改动,起两个与众不同的新名字吸引下紫砂壶爱好者。这也就是现代版的#臆造#。

其实这个玩儿,对某些人看的很重,重的原因是心有所想,但想的不是一壶清心,以茶待客……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