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日前发表“打假声明”,引来社会各界关注。是什么把老艺术家逼到登报发声明的地步?伴随高科技带来的3D打印、高清印刷等技术,如今艺术品造假上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不仅仿真度高,而且开始规模化复制,使原本水就比较深的收藏市场更显“诡异”。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艺术家本人,面对来势汹汹的“高精尖”赝品,想维权,比较难。
3D技术可以假乱真
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3D测绘技术,请人对着照片仿制过一把顾景舟的仿古如意壶。该公司职员梅小姐说,用一台鞋盒大小的3D扫描仪,10分钟左右就能在不接触紫砂壶的前提下,获取紫砂壶的精确三维数据,通过软件对数据处理后,3D打印机很快就能打出一个和原壶几乎一样的树脂样品。
别看只是个树脂样品,对仿制紫砂帮助却极大。“仿壶最好的是一边看实物一边仿,只看图片无法准确把握器型的变化。”具体仿制仿古如意壶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王锡军表示,通过不断对比仿制品和原型的三维数据,而后反复修改,耗时半个月,他最终烧制了两把高仿壶,电脑数据显示,赝品与原壶的相似度超过95%,成功率和相似度远高于按传统工序的翻制,大大增加了鉴别的难度。
艺术家维权难度大
“很多人做我的假壶,赚的钱比我还多。”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吕俊杰坦言,对于假壶泛滥,他们维权起来成本太大,所以很难有效阻止。李逵斗不过李鬼,这就是紫砂江湖的现状。即使是做壶的工艺大师,现在也很难有效地为自己的作品维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不断呼吁,加强艺术家知识产权的保护,至今宜兴仿造她作品的假壶依然没有绝迹。
江苏钦友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健表示,目前,艺术家发现有人造假想要维权,只有艺术家自己去法院起诉造假者一个方法。但关键是,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官司打起来很是繁琐,需要运用很多专业知识,还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配合。因为案件繁琐耗费时间,目前,基层法院是不受理此类诉讼的,只有中级法院才受理。所以,截至目前,运用法律武器起诉造假者的艺术家是凤毛麟角。“唱片公司组成联盟,遇到侵权案件,由联盟出面维权。”王健觉得,艺术家组成类似联盟,也许才能解决单个艺术家维权难的问题。至于买到赝品的消费者,几乎没有维权的可能,拍卖公司不会保证拍品不是赝品,拍得赝品根本无法索赔。
赝品制造规模化
据悉,目前3D测绘技术已经应用到木雕、玉雕等艺术品的初级加工,以及复制文物等。扬子晚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山东一家销售精雕机床的厂家,该厂销售员透露,他们的雕刻机可以五轴联动,进行立体镂空雕刻,一些购买机床的客户,会直接询问能不能加工艺术品。“很简单,不同材质用不同的钻头,木雕、玉雕、漆雕等等,这些钻头我们都有。”
与过去相比,现在赝品制造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吕尧臣大师告诉记者,其实以前就有人仿他的作品,一些假壶甚至上过拍卖会,他都没太在意,毕竟紫砂造假由来已久,而真正的爱好者、收藏者还是有一定鉴别眼光的。尽管如此,他在2005年给自己的作品配备了新版收藏证书,上有中国造币总厂生产的银质头像,以增加造假者的难度。今年5月以来,先后有好几位藏家拿来仿他的假壶,这些假壶不仅是高仿,而且都配有像模像样的高仿证书,只不过假证书上的头像是铝质的,不是银的。此外,作品的手提袋、包装盒等也是一应俱全,显然是有人花大价钱,组建专业团队在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