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蓉大师:紫砂艺术是中华的民族瑰宝

    蒋蓉大师在她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200多个品种的高档紫砂壶和工艺品,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莲花茶具、束柴三友、荷花壶、牡丹壶、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并发表了《师法造化,博采众长》的紫砂专论。

    06/13
  • 紫砂艺术上市第一人:陈复澄

    中华龙壶是陈复澄在2012年推出的一款紫砂艺术品,由其亲自监制,亲手设计,全程参与制作。中华龙壶将中国汉文化与紫砂壶精美结合,是中国第一把汉画龙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06/13
  • 文人眼里的紫砂壶

    有一次他又来宜兴,我说求求你不要再发那篇文章了,稿费都归你,鄙人背了虚名,哪来这么多壶送人呢!

    06/09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吕尧臣卷

    吕尧臣大师向石宗源(右一)、卢昌华(左二)王文章(左一)等领导介绍作品。

    05/27
  • 《富贵蝉声》的创作感悟—苏敏

    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特点较突出的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设计新的紫砂陶艺作品,首先需要认识和掌握其特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领悟和理解紫砂陶艺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深入进去,发挥创造精神,紫砂新作才会越来越有所发展和提高,才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05/26
  • 花器创作《荷塘收获》--张爱娣

    紫砂壶造型多变,千资百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造型门类上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光素器;二是花塑器;三是筋瓤器。

    05/26
  • 我的紫砂艺术《青灰提梁》-吴永明

    紫砂壶按照历史文献记载是在明代中后期才见见被世人所知,进而崛起在世人面前。古诗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指的就是紫砂泥了。

    05/26
  • “陶艺”的概念是什么-吴培林

    陶艺和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和发展趋向又会是怎样?这是陶艺或陶瓷艺术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陶瓷艺术一般被“实用兼审美”观念届定,实用功能是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存在基础,这也是从传统陶瓷工艺发展而来。

    04/21
  • 传说中的供春是否真有其人?

    为时人所爱,收藏家竞相收购,有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除供春壶外,他还制了“龙蛋”、“刻角印方”等壶。从这一记载来看,供春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06/17
  • 乐藏紫砂的许惠平

    俗话说盛世搞收藏。我的理解,小打小闹的收藏,收的藏的其实就是一份心情。但如果真正要把收藏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的话,那,怡然自得的那种安逸便也没了,取而代之的该是一种使命感和压迫感,而且那会儿收藏的也不是心情了,大概是一种文化吧!对于这一观点,许惠平是赞同的。这儿说的许惠平是陶都集藏苑“汉缶轩”的老板。圈子里的人都说许惠平是个聪明人,做事有一股子钻劲和韧性。要说许惠平玩收藏也有些年头了,他当年高中毕业后从张渚到宜兴来发展,辗转了几个工作单位后,也是机缘凑巧,交了一个丁蜀的朋友。这个朋友平时喜欢收藏紫砂工艺品之

    04/06
  • 历史上同名的紫砂名家

    在数百年的紫砂历史长河中,陶都宜兴有无数的制壶艺人。其各个时期出现的名工、名人中,在制作技艺的创立与完善,原料材质的精炼与配置、造型外观的创新与改良、器表肌理的体现与装饰等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

    05/23
  • 紫砂文化传播者:国礼大师《陆伯勤》

    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久而久之便名扬天下,人们开始以用紫砂壶饮茶为美。

    06/17
  • 时大彬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其余均为传世品,壶式多样,有圆壶、六方壶、三足壶、开光方壶、提梁壶、书扁壶、僧帽壶、印包壶、菱花壶、半瓜水盂,分藏于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各公私机构及藏家之手。

    06/17
  • 高建飞谈投资紫砂壶

    高建飞谈投资紫砂壶分析收藏形势。

    03/23
  • 供春的起源:金沙寺僧

    在南京中华门大定坊曾发现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墓土中出现一把紫砂提梁壶,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唯一的嘉靖早期紫砂壶,是供春制壶材料的十分可靠的参照物。

    03/13
  • 紫砂壶艺术的精髓内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古至今,宜兴紫砂决不是简单的泥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