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炎的紫玉人生:难得壶途

    这句被赵炎以各种爱壶之说诠释过的紫砂新语,如今已经成为北京紫砂艺术馆的开馆宗旨。对于紫砂壶的好,他认为光靠看是看不完全的,好壶会说话,多和壶在一起,读多了自然会明白为什么紫砂陶制作技艺会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03/10
  • 紫砂壶名家陈佩秋鉴赏紫砂壶

    去岁金秋,澄智堂雅集,有油画家李忠良、张顺川,国画家梅若,竹刻家黄宏疆、徐竹表,书法篆刻家徐云叔,工艺大师杨留海等艺术名家相聚一堂,品佳茗、赏艺品,笑谈艺事趣闻。当谈起当今书画大师陈佩秋先生已年届90高寿,精神不减,眼不花、手不抖,照样出佳作,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此时,吴真勇先生建议为陈老做纪念壶,以资祝贺,得到众名家的支持,并即联系谢定伟先生向陈老请示,不料陈老非但应允,还一连画了10张形态不同的梅花小稿,有写意的,也有勾线的等,雅而精致,又写了“松柏寿”、“福寿”、“长乐寿”等5幅字稿,供刻壶选用,令

    01/22
  • 紫砂壶名家谭练论“紫砂泥料”

    谭练说,高档紫砂壶才具有长线增值潜力,不会随着市场泡沫而大幅颠簸。

    01/22
  • 紫砂壶的意境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多元的时代,媒介的日益发达,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过去未曾认知的世界。东方艺术在与西方艺术的聚集、比较、融合中,产生诸多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精品。在中国陶都,作为我们民族特有的,集材质、工艺、造型、功能于一身,兼刻、画、镶、嵌众多装饰于一体,融诗、词、禅、偈等文学形式于一炉的宜兴紫砂器,在一大批学院毕业生的自觉追求下,注重创新作品有新突破,一路走来,颇多收益。本文谈谈自己在多年创作中,力求将中国的绘画、园林、音乐、诗歌中的意境美,在紫砂壶上进行表现的探索。  从古至今,文人雅士在创作诸

    01/20
  • “吕氏绞泥”的嫡系传人:吕俊杰

    中国美术馆题为“紫砂俊杰”的展览,一为讴歌紫砂的美好品格,作者深爱其泥中君子的俊杰品性,二为展览作者为“吕俊杰”,取俊杰之名笃求俊杰之实。展览作品皆为作者倾心力作,神追传统,型取原创,意法天然。展览作者开胸放胆,无拘无束,作品或为合作,或为独创,全面展示作者的坚实艺术功底和独特艺术性情。

    12/09
  • 紫砂新秀江晓燕的陶艺人生

    传统文化是传统艺术的灵魂。宜兴紫砂有五色土之称。五色土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五行的体现。紫砂壶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守望传统是要有耐心的,是要有殉道精神的。

    12/09
  • 李昌鸿:一门两大师 李家独有幸

    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这也是中国紫砂陶艺界的一段佳话。

    12/09
  • 儒雅的紫砂大师:李昌鸿

    在恩师顾景舟的指导下,李昌鸿刻苦自勤,勤奋笃学,博采众长,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求变,其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所有“文人流派”的弟子继承的精髓,是把文化放入工艺美术作品中,讲究作品的文化韵味。

    12/09
  • 工艺美术师周钧林的紫砂陶艺

    2009年在首届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活动中《长方提梁》荣获一等奖,原创紫砂壶《四平八稳》《长方提梁》获得国家专利;他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12/09
  • 紫砂花货第一人紫砂泰斗蒋蓉大师

    蒋蓉作为海内外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对人宽厚,没有傲气,不但醉心于紫砂艺术的创作,而且甘为人梯,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紫砂新秀。作为一代宗师,在本职岗位上奉献出金灿灿的黄昏。

    12/09
  • 裴石民:近代紫砂艺术的缔造者

    裴先生离我们已有30个年头了,对他的艺术生涯和他新创作的艺术作品,设法了解他的全部,但由于他老人家的作品非常经典,被许多杂志刊登,同时在裴先生生病时期,在我看望先生时,由师母代裴先生送给我他老人家的作品旧照片三张为他保管。

    12/09
  • 崔龙喜与“龙喜砂宝”情缘

    《龙喜石瓢壶》是崔龙喜全部用手工制成的,也是他的得意之作。“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历代名家制作很多,讲究线条流畅美,壶嘴称为直筒暗嘴。在“曼生十八式”中称“石瓢,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12/09
  • 紫砂大师徐秀棠的“壶如其人”

    紫砂壶是极具文化内涵的文物艺术品,是文人与文人心灵的交流。官窑瓷器的创作往往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的好恶,民窑瓷器又往往有媚俗之嫌。而紫砂壶的创作纯粹是文人与文人之间的交流,古代文人往往将自己的心灵感悟融入紫砂泥之中,塑造出紫砂壶的胎骨,入窑烧制,使得紫砂壶成为一种艺术品。

    12/09
  • 细说陶艺大师鲍志强

    紫砂艺术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传统,是因为文人与艺人的合作,使作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还有浑厚的书卷气。鲍志强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就是师徒传承与学院教育融合的结果,集文人和巧匠为一体。

    12/09
  • 宜兴紫砂新秀:朱丹的紫砂人生

    1999年秋天,24岁的朱丹和父亲一道参加了北京香山一个展览会,被一个香港商人慧眼识中,用4000元买了朱丹两把壶,又定购了十把壶,还邀请她年内到香港展出。次年春节后,已怀着儿子的朱丹又第二次受邀到香港展出。台湾商人和壶友也屡屡订购她的壶,就这样,朱丹开始走红内地及港台和海外了。

    12/09
  • 一代宗师:顾景舟与紫砂壶

    沉香仍在燃烧,香味已充满小舍的“茗香居”,在寄念一代宗师的时候,偶也寄望宜兴紫砂人象顾辅导一样,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壶,让更多的爱壶人玩上“踏实”的紫砂茗壶,让您的壶缘留香吧,让壶友发自内心尊重您吧。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