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顾景舟如何诠释紫砂壶之形、神、气
顾景舟在担任紫砂厂辅导员,授课过程中,曾将紫砂壶的形、神、气,这三者的关系,阐释得清清楚楚。
如意是中国人尽皆知的吉祥物。如意一词的由来则源于梵语阿那律,系指一种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其端多作心形、灵芝形、云纹形。
在紫砂壶的造型发展中,无数紫砂艺人极尽巧思,创制了不少经典作品,流传不衰。而有些创新壶型同样非常奇特,是紫砂壶型上的一种开拓和探索,而近代最为著名的紫砂七老中,他们也有些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时大彬,乃是明制壶大家,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他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镶接成型技术体系,其制壶技艺全面,传世作品精而少,影响深远。
水平壶,历史悠久,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紫砂名家惠孟臣,是制作水平壶的名家。其水平壶以小壶居多,造型精妙、简洁洗练、色多朱紫。以水平壶等为代表的孟臣壶名扬海内外。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远销南洋、日本、欧洲。
又是一年六月天,荷花盛开的时节。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芙蕖盈盈开,芰荷迭映蔚。这样的时节,又怎能错过紫砂大师们,以荷花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呢。请跟随我们的笔触,来感受紫砂荷花妙品的无穷魅力。
在紫砂众多器型的发展演化中,有许多壶,不仅是器型较为相似,甚至连壶名都很接近,这就很容易绕晕许多新手壶友,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便是其中的「汉扁」、「扁石」、「汉君」。
紫砂壶与其他传统的艺术门类相比,其历史较短,紫砂壶真正流行、繁荣发展的历史有500多年,历史上的名家精品传器更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来看国外博物馆珍藏的名家传器,看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紫砂重宝。
《尸子》有云: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意思是名家虽为少年,还未完全成长,但已有锋芒气势,这句话放在紫砂界来看,亦是如此。紫砂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十八岁开始随祖母学艺,到二十岁时,已初显气象。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三月份各地梅花,冷蕊争发,次第绽放,一幅幅梅蕊雪海的画卷映入眼帘。老梅斑驳、铁骨峥嵘,新梅瘦枝疏萼,不同颜色的梅花点缀其间,这样的景致令人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