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紫砂,惟妙惟肖!原来这些都是紫砂做的!
紫砂自明时被用来制壶以后,流行于世、声名渐隆,而此后名家高手辈出,更是让紫砂焕发了别样的光彩。
储集泉,1954年出生于宜兴,师承高丽君、范洪泉二位花货名师,期间曾得花货大师朱可心青睐指点,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融诗、画,融于一体,面目一新的紫砂花货绘雕装饰新风格。这种个性鲜明的创新举措,得到业界认同,并为藏界所注目。
史国棠,1963年生于宜兴,2014年国工,师承国大师鲍志强先生。凭借鲍志强大师的淳淳教诲及自小对紫砂艺术的钟爱,经历几十载对紫砂工艺的精心钻研,终形成受到众多壶友追捧的细腻传神的作品风格,近期创作了多个曾经获奖的全手工作品,受到许多藏家的青睐和业界的好评。
徐达明,2008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的长子。生于1952年,第十一届无锡市政协委员,中共党员、中国工艺美术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
掇球为紫砂的传统器型,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也通“缀”即连接之义,因此掇球便是,将壶钮,壶盖,壶身,以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紫砂文化历史悠远,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其作为中国茶具的代表,更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场景里,随处可见。在演绎的电视剧中也出现了许多次紫砂壶的身影,小时不懂不觉其意,其实现在细细纠来,就会发现一些很常识性的怪异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