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泥的基本颜色有三种,为什么紫砂陶能有几种颜色?

    朱、紫、米黄三色为紫砂器的本色,因配料不同,窑火的温度变化不同,就会产生铁青,天青、粟色、猪肝、黯肝、紫铜、海棠红、朱砂紫、水碧、沉香、葵黄、冷金黄、梨皮、香灰、青灰、墨绿、桐绿、鼎黑、棕黑、榴皮、漆黑等多达几十种的颜色。

    03/14
  • 紫砂泥直的“果备五色,灿若披锦”吗?

    宜兴紫砂泥有紫泥、朱泥和本山绿泥三种,产于不同陶土矿层,经过加工后,均可单独用于制陶,也能互相掺和制成各种色泽的专用陶泥,成品可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多达十几种的颜色。

    03/14
  • 什么是清水泥?

    用这种泥料制作 的紫砂壶,使用日久,泥色由棕色变成朱肝色,红润温和,亲和力佳,泡茶温度掌握简单,茶汤清气悠扬。

    03/14
  • 什么是团山泥?

    后来紫砂艺人用紫泥及本山绿泥配制成团山泥,也有人改变了紫泥,本山绿泥的比例,得到不同的色泽。

    03/14
  • 什么是乌泥?

    这种“乌泥”紫砂,实际上是那些因受火不均、色泽不一致次品紫砂,只好利用“捂灰法”补救,再次烧成“乌泥”效果。

    03/14
  • 什么是绿泥?

    绿泥产量相比其它泥料会少,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加多彩。

    03/14
  • 朱泥壶有什么特点?

    朱泥紫砂壶的壶形大都纤秀轻巧,胚薄,身小,耳细,口秀。其壶身较薄,含气孔率非常小,相应地其蓄热能力较短,发茶功效属于短波,茶气清香能迅速外溢,口感会更加细腻甘美。

    03/14
  • 朱泥在紫砂壶制作中怎样使用?

    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形工艺难度亦大,因收缩率高达30%-40%,一般成品率仅七成,故不宜用朱泥制作大件,只能制作中小件。早期朱泥水平壶中也有调砂的品种,以肌理效果为装饰。

    03/14
  • 什么是朱泥?

    朱泥俗称“红泥”,也有人称为“石黄”,产于陶土“嫩泥”矿内,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03/14
  • 紫泥中的“天青泥”有什么特点?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宜兴曾产出一种叫“天青泥”的陶泥,品质很好,烧成后呈现黯肝色中闪现蓝光,质地细腻温润。

    03/14
  • 什么是紫泥?

    紫泥主要成分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悄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可塑性很好,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

    03/14
  • 什么是嫩泥?

    嫩泥,是一种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黏土。嫩泥的收缩率较大,是制作日用陶器--缸、坛、盆、罐的原料。

    03/14
  • 什么是甲泥?

    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通称页岩,未经风化时又叫“石骨”,色紫红,坚硬如铁甲,故名。风化后,进行粉碎,用于制作普通陶器。

    03/14
  • 什么是白泥?

    白泥,是一种灰白色纯粉砂质铝土质黏土,被广泛用来制作 砂锅、日用陶器及美术陶。

    03/14
  • 宜兴紫砂泥有哪些品种?

    紫泥深藏于黄石岩中,夹存在“夹泥”矿层之中,而本山绿泥又是紫泥矿中的夹脂层,它们都蕴藏在夹泥矿层中,长期以来,宜兴陶业主要用这三种紫砂泥制作日用陶器。

    03/14
  • 为什么说只有宜兴紫砂泥才是正宗?

    不是紫砂陶;另外,安徽宁国紫砂陶器,是用当地出的紫泥烧制的,性能也与宜兴紫砂近似,但与宜兴紫砂泥还是有所不同,只有江苏宜兴所产的紫砂泥才是正宗的。

    03/14
  • 上一页 2/4 下一页 跳往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