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人物 | 画在壶上,壶在画中——季益顺
季益顺,1960年生于陶都,长于蜀山,一方水土,成就了季益顺的紫砂艺途。他出生在蜀山老街,当时蜀山老街家家户户做紫砂陶,他的姑姑是民间的制壶艺人,从小的耳闻目染,让他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
季益顺,1960年生于陶都,长于蜀山,一方水土,成就了季益顺的紫砂艺途。他出生在蜀山老街,当时蜀山老街家家户户做紫砂陶,他的姑姑是民间的制壶艺人,从小的耳闻目染,让他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
我想一个人的性格肯定是和他镜头下的气场是相吻合的。果然如我所料,他的摄影作品可以很空灵、幽寂,也可以磅礴大气、细腻活泼,紫砂壶如此,人亦是如此……
史银之,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紫砂艺术高研班,师从张培元、国大师曹亚麟。踏踏实实的求学之路,使史银之有着良好的艺术审美,并奠定其扎实的制壶功底……
储集泉,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书香门第,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先祖储南强为宜兴文化界著名人士,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承高丽君、范洪泉……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2年正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1981年从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
吴扣华,他于1982年涉足紫砂行业,师承徐秀棠、邵新和、吴汝莲等名师。自吴扣华从艺那天起,他就刻苦研习绘画、积极研练制壶、陶刻和雕塑技法,认真剖析大家名作……
孔小明老师,那在紫砂界可是如雷贯耳。其与兄姐孔春华、孔新华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在方器的制作和创新、绞泥技巧运用上,“孔家壶”是行业公认的实力派……
“balantry”——“斑斓彩”,这个英文名字不管是音还是义都极美。“try”既是探索,又是探索后的创新。“balantry”标志着铜艺品工艺的突破,引领铜器新潮流。
德艺双馨国大师徐汉棠曾为其爱徒书中题序道:“他很多作品,一方面充分展开想象,大胆做出尝试,体现出取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从线的运用和切割移位的方法来巧妙表现……
宋徽宗创作了《瑞鹤图》,他画下宫殿之上,云雾之中每一只仙鹤的姿态。宋徽宗构造了一个仙鹤漫天的艺术帝国,提升了整个时代的审美品味。宋徽宗和他的时代所追求的美,就蕴藏在这“雨过天青云破处”……
王奋良,1964年生于宜兴,师从父亲王三大,“紫砂七老”王寅春之孙,是王氏家族中第三代继承人。他随父辈学习制壶,并经常受到伯父王石耕、叔父王小龙的悉心指导……
郑剑锋,1975年初生于江苏宜兴,他于199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到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多件作品……
淘壶人物丨“玩儿泥”大师周桂珍。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兴人,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而言,紫砂似乎天然就在她的血液里。冯其庸评说“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大气度的周桂珍所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