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红华『高掇』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
严强,1973年出生于宜兴,中青实力派中擅长全手花器制作的佼佼者,2016年助工,1989年从事紫砂行业,师承花器大家江建翔,得其真传,一贯追求紫砂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的精美结合。其设计的作品,生动有神,古意野趣,是自然生命与艺术生命共存的作品,被称为“凝固的诗,无声的画”。近几年,创作的花器作品在各大拍卖行屡次走高,深受花器藏家追捧
此壶运用原矿青灰段作胎,泥质扑拙,色泽柔和,质感强烈,古味浓厚。造型为一截松段,钮、流、把皆做松树枝节,结构严谨,比例合理,搭配的恰到好处,壶面为树皮斑驳的纹理,壶钮更是巧取松节一段,似与流、把相连,并以松针装饰,极其逼真,颇具自然气息。
朱勤勇,1967年生,紫砂界中青辈实力陶手。二十几年制壶经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尤其对古代朱泥壶颇有研究,亦深知原矿泥料拼配。深得中国工艺大师徐汉棠赏识,收为其徒,言传身教,通过自身好学,潜心钻研,技艺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灵秀隽美,蕴含古意,深得玩家认可珍爱。 此器运用原矿紫泥作胎,深沉朴茂,采用铺砂工艺,砂硕隐现,宛若星辰,令人浮想联翩。造型珠圆玉润,浑圆的壶身,半圆的壶盖,圆钮,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压盖略微浑厚,点线之间见出魅力,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直流嘴胥出,在端
刘建平,男,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技艺,曾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作品简朴大度,内涵丰富,品位高雅,被誉为品位高、壶中强人得奖大王。 此《掇球壶》制作于丙申冬月,运用原矿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泥质极佳。整壶看似造型简单,实则不然,需极佳的审美、壶艺。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民国七大艺人之一代宗师王寅春爱子。石耕子承父业,在王寅春老人的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继承衣钵,成为“王派壶艺”的嫡传。该茶具由一把壶、四只茶杯、四盏碟子组成,此壶用深紫砂泥制作,似檀木色,造型以十八瓣菊花构成,并变化成反面菊花瓣,筋纹深浅过渡自然,纹理清晰,口盖准缝通转。三弯嘴形优雅大方,扁平圈把上置飞扣。盖钮亦饰十八瓣造型,一丝不苟,气宇轩昂,雍容大度。整器纹理清晰、过渡自如,点、线、面严谨和谐。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王秀局,1976年生于宜兴,2016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2015年全手工大赛一等奖得主,师从省大师邵顺生,擅长方器制作,对圆器、塑器、筋纹器制作也有一定研究。所制作品逐步提高,加之对生活、对美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简洁典雅,形神兼备、线条舒展流畅,在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功底扎实,选料精细,以严谨的制壶风格,朴实的为人深受壶友喜爱。
严强,1973年出生于宜兴,中青实力派中擅长全手花器制作的佼佼者,2016年助工,1989年从事紫砂行业,师承花器大家江建翔,得其真传,一贯追求紫砂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的精美结合。其设计的作品,生动有神,古意野趣,是自然生命与艺术生命共存的作品,被称为“凝固的诗,无声的画”。近几年,创作的花器作品在各大拍卖行屡次走高,深受花器藏家追捧。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8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 运用原矿紫泥作胎,泥色紫中泛红,胎质细腻,典雅温润。顾名思义,身呈佛钟造型,盖面绘以莲花座的形态,中心隆起的壶钮形似莲蓬,顶部饰以镂空的八片莲瓣,与钮身、盖面的八片莲瓣互相对应,俯看,三层莲瓣层叠相加,似有暗香袭
曹亚麟,1955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鲍志强。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作品深受海内外壶友的欢迎。
顾佩伦,1958年生于宜兴,实力派陶艺家,1974年师从叔父顾道荣,刻苦磨练,后为紫砂工艺厂合约制壶人。1992年进宜兴砂龙陶艺有限公司担任技术骨干,博采众长,制陶功底扎实,擅长花货,以手工制作为特长,其作品构思新颖独特,栩栩如生,为行家所称道,在壶界颇有声誉,为业界、藏界、行家公认的紫砂高手。顾佩伦老师这把《元宝提梁》壶,采用了稀有原一厂老黑料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80cc,壶身饱满鼓起,色泽光亮诱人,点睛之笔壶肩出加以点点铺砂,扁圆珠壶钮,造型精致唯美,瘦长壶嘴自然上扬,呈二弯流状明接于壶身,特
潘持平,1945年生于宜兴,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师从陈福渊、顾景舟,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尤擅长紫砂壶方器造型,有“当今紫砂方壶佼佼者”的美誉!此款【芳菲壶】挺拔厚重、气质不凡,实为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