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亭匀话石瓢
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此款应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弱水三千,仅饮一瓢。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的证明。
盛世紫砂,如日中天。在灿若星辰的宜兴紫砂艺术中,孔春华、孔小明兄弟于1990年推出了“孔家壶”这一品牌,后来其姐姐孔新华、姐夫顾建军也加盟,相互间切磋壶艺创作新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展示着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受到收藏家、爱壶者的追捧和推崇
1948年,当时34岁的顾景舟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除自留一把,余四把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这五把石瓢壶成就了一段海上文人与一代宗师顾景舟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也是近代史上具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
赵曦鹏,1975年出生于江南宜兴紫砂世家,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1993年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先生学艺,技艺功底厚实,设计灵秀俊逸,造型端庄大度,品格清丽高雅,业内人士称他深得其师真传。
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惠孟臣壶艺出众,独树一帜,作品以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所制茗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善于配制多种调砂泥。
本文是2016年1月,潘持平先生在“松鼠葡萄咖啡套具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此壶曾于2015年11月,以8960万成交价,被相关藏家购得。本文无论对于我们认识此套咖啡具的文化价值,还是对于紫砂壶的赏鉴评析,均有很大裨益。
为什么紫砂壶的价格差别那么大?有的几十,几百,有的几千几万甚至百万?这是许多壶友都不太明白的问题,所以觉得紫砂壶的水很深,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紫砂壶的价格?
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