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在纠结紫砂壶的出水孔选择?看完不再进入误区。

    有很多壶友买壶,有的喜欢球孔,因为球孔出水不容易堵住茶叶出水比较爽,当然也有喜欢网孔的,这类壶友较多,独孔的老壶比较多。

    12/11
  • 浅论紫砂艺术的视觉美

    紫砂艺术,直至整个工艺美术里的诸多美感都是通过形式开显出来的,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一一传递给受众。这种视觉上的形式美究竟与艺术家的创作本性有怎样的关系?

    12/05
  • 每个老玩家都有一把心仪的壶,如老友般难以割舍

    我有一把壶,泥料不错,价格不高,品相不算上乘,却因为是早期买到的,用得最久,养得很漂亮,自然也最得我欢心,不论谁来,出多少价我也不卖。

    11/29
  • 为何历代制壶名家钟爱筋纹器?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紫砂光货素器(俗称光货)、紫砂花货塑器(俗

    11/27
  • 这类紫砂壶并非人人都会做 能做的必是高手

    所谓的薄胎就是指在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这虽然不算是一种工艺,却是是一种制壶的技法,可以体现作者功力的深厚程度。

    11/24
  • 上海博物馆紫砂仿生作品,让你欲罢不能!

    本文专门介绍上海博物馆馆藏,紫砂雅玩陈设、文房用具,不涉及紫砂茶器。这些雅玩陈设、文房用具,大多是仿生作品。以紫砂丰富多变的泥色,展现特有的仿生肌理,精妙绝伦!

    11/23
  • 这把壶为异国镇宅之宝,你知道是谁的壶吗?

    顾景舟的段泥牛盖莲子壶,为日本青山家族的镇宅之宝。1980年,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率领日本书法家到中国。

    11/21
  • 紫砂界公认的四大天王,你知道都有谁吗?

    关于紫砂壶的起源朝代,说法颇多,但至少从明代正德年间算起,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风云变幻的几百年间,紫砂壶也经历了一些变革。但这一路走来,紫砂壶却“装”下了古典的诗、书、画、印,以及前人的信手天工。她就像个采花的姑娘一样,不断拾得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而融入自身。

    11/20
  • 江苏宜兴80年代的老照片

    江苏宜兴80年代的老照片

    11/14
  • 看惯了紫砂茶器,你是否知道大师们的紫砂酒具?

    在我们追逐紫砂茶器的同时,你是否知道名家、大师们的紫砂酒具作品,它们同样精工精致、神韵俱佳,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精品酒具,目光流转处,你是否嗅到了悠悠的酒香?

    11/14
  • 这把紫砂壶,让顾景舟情不自禁为之配盖

    紫砂壶界有这样一句话;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因为泥料的调配、窑温与烧法都会对壶的品相有影响,而烧成后的收缩率也有不同。再者,紫砂矿脉的泥性都不尽相同,既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体现作品的形、神、气,绝不是捏几把砂土那么简单的事。顾景舟的忘年交,唐国新1988年春去黄山游玩,碰到一把盖子破损的,邵大亨紫砂壶,当即花80元买下。回去后直奔顾老家中,顾景舟只看了一眼便断定是真品,接着顾景舟笑言;我来配个盖吧!

    11/12
  • 有价值的“纪念壶”,你知道吗?

    纪念壶,就是为某种纪年意义而特别制作、生产的茶壶。一般来说,纪念壶的数量有限,且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有收藏价值。

    11/09
  • 你知道紫砂壶壶盖上的“壶孔”有什么作用吗?

    品茗赏壶,巡茶满盏之时,一把壶的出水如何,常是众目关注的焦点,若是出水如柱,平稳而顺畅,直入杯底静默无声,定会赢得啧啧称赞,让人喜形于色。壶的出水问题,历来一直受到众多名家里手们的重视,也是玩家选壶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内容。

    11/09
  • 欣赏各大博物馆馆藏经典“曼生壶”

    曼生壶赫赫有名,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要素融入紫砂壶艺,文人与制壶名匠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人壶风格,是紫砂壶历史上不朽的艺术篇章。

    11/07
  •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的经典花货茶具

    纵观顾景舟大师的艺术人生,其作品绝大部分是光货茶器,但顾景舟大师的花货茶具亦是神韵动人、超凡脱俗,同样是不可复制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顾老花货茶具撼人心魄的魅力。

    11/01
  • 喝茶必备的器具,你的茶桌上还少了什么?

    茶桌上应选备的茶具,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茶。既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么于茶桌上,要备齐哪些东西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