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烧结

    紫砂壶烧结,是指紫砂壶在一定高温状态下,低熔点物质融化,填充未融化物质之间的空隙,但并未达到碳化(焦黑)、钙解(出现针眼、气泡)程度的物理状态。紫砂壶是否烧结,不仅会决定坯体强度和气孔率这些对实用性会产

    09/10
  • 紫砂窑变

    定义 矿岩的主要产地在丁蜀镇黄龙山,每一个地段的矿岩颜色各异,紫黄红绿白黑等或二者颜色兼有被称为五色土。由于所含的化学成分各异,所以每种颜色的砂料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气氛而呈现不同

    09/04
  • 紫砂抛光

    简述     『抛光』也称『车光』,是紫砂成品表面加工的一种方法。经抛光处理的紫砂器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相的光泽。民国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战前,暹罗(泰国)客商订制一批紫

    09/04
  • 紫砂村

     在宜兴丁蜀镇川埠有个上袁村,这里“家家捶泥、户户制陶”,堪称宜兴紫砂工艺人才的摇篮。上袁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为紫砂村。说起这里的制陶,至少已有65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以来,上袁村的紫砂陶

    09/04
  • 刀法

    描黑则是指在素刻之后对刻绘的图案描绘一种叫聚丙烯的人体彩绘所用无毒颜料。最后的通身刻绘指的是壶身与壶盖的刻绘组合起来是幅完整的画,两者刻绘是相连的。

    07/13
  • 甲泥

    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通称页岩,未经风化时又叫“石骨”,色紫红,坚硬如铁甲,故名。风化后,进行粉碎,用于制作普通陶器。

    06/10
  • 白泥

    白泥,是一种灰白色纯粉砂质铝土质黏土,被广泛用来制作 砂锅、日用陶器及美术陶。

    06/10
  • 推墙刮底

    推墙刮底    紫砂壶的制作中有一项工序叫【推墙刮底】,是从大彬时代延续至今的。    刮底的目的,是为了刮掉壶底的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

    05/12
  • 绿泥

    绿泥,玩者暱称“绿豆砂泥”,古云“豆碧色”,泥色酷似绿豆皮,澹草绿。

    04/25
  • 天青泥

    青灰泥,又称“藏青灰泥”,制壶者称之谓“青灰泥”,古云“天青色”,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采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布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以烧成色命名之,较易与墨绿

    04/24
  • 陶刻技法

    看紫砂陶刻艺术的优劣,不单仅看刻工如何,更要看刻绘内容与壶整体造型的协调性,表达主题是否统一,文化、韵味、情趣等多方面是否更具艺术的价值。所谓“知其白,守其黑”,正是说处理某一部分时,要考虑到其未处理的

    04/22
  • 目数

    目数前加正负号则表示能否漏过该目数的网孔。负数表示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即颗粒尺寸小于网孔尺寸;而正数表示不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即颗粒尺寸大于网孔尺寸。

    03/28
  • 器足

    紫砂壶的器足分为”一捺试“、”加底“和”钉足“三大类。

    03/17
  • 壶把

    紫砂壶的壶把是为了便于执壶而设制的,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形式。

    03/17
  • 嘴式

    紫砂壶的嘴式可分 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流,共五种基本式样。

    03/17
  • 盖纽

    《茄段》-许红娟作品,以瓜柄做纽。 紫砂壶壶盖的盖纽有哪些常见形状    紫砂壶的盖纽有宝珠形、桥形、牛鼻形、瓜柄形、树桩形和肖动物形等许多种,一般圆壶多用宝珠形

    03/17
  • 1/2 下一页 跳往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