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永宽的陶刻工艺

    吴永宽在工作之余,经常练习书法、绘画,正、行、草、隶、篆,分阶段临习,笔划间起、承、转、收的细微之处,都着意临写,并与原贴进行反复的比较、对照,寻找自己在临贴上的差距。

    09/23
  • 两袖清风朱可心

    朱可心1978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先后担任江苏省文联委员、宜兴市政协常委等。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09/11
  • 鲍志强的紫砂情怀

    紫砂壶的收藏爱好者们,没有不知道当代紫砂壶艺术大师鲍志强的。

    09/11
  • 超越自我的汪寅仙

    1943年6月,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一个陶艺世家,她的太婆、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是当地制陶高手。

    09/06
  • 王福君的紫砂路

    王福君的紫砂壶和他的人一样,有一股浑然天生的大气。他的“梨形壶”、“风华壶”、“漱泉壶”等,都是在古朴的造型中,追求紫砂最原始的美感“色不艳,质不腻”。

    09/02
  • 陶艺书画家毛国强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毛国强甘于寂寞,孜孜以求,在艺术世界里勤奋耕耘,如今,站在已年届花甲的他那翰墨溢香的书斋里,环顾那满壁的轻描淡写,凤舞龙飞,那馨如兰,朴如鼎的行篆隶楷,浓郁芬芳令人深深陶醉。

    08/23
  • 紫砂名家教紫砂壶的使用

    紫砂壶的使用,因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在于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情感交流。对它倾注的情感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故最好的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

    06/17
  • 心灵造化悟紫砂 壶艺足迹留耕陶——范建中

    范建中,就是当今紫砂壶艺传人中的一位佼佼者。他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壶艺创作,得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导。灵性加勤奋,他以聪明的才智、平心静逸的精神,创作出了一件件技艺精妙的壶艺作品,令人刮目相看。

    08/21
  • 紫砂巨匠惠孟臣

    惠孟臣,宜兴人,制壶高手,壶式有高身、梨形、鼓腹、折腹、平肩等。以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少。

    08/16
  • 毛国强的紫砂艺术

    尽管成就斐然,但毛国强自喻沧海“一粟”——这份谦逊,让他在浩瀚的陶艺世界,不敢有丝毫懈怠:陶艺雕刻最讲究刀法的运用,深浅、粗细、轻重,决定一件作品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有多大欣赏价值。

    08/15
  • 周伟光的花货

    喜欢小花货的人都会对神奇的自然界有着无比的好奇心,特别向往大自然所带来的舒心。

    08/15
  • 施小马的紫砂路

    施小马的优秀作品甚多,如“玉璧紫韵”、“传炉”、“珏提”、“红与黑”、“垒”、“构成”、“凌云”等。

    08/12
  • 紫砂大师何道洪 坚守紫砂之道

    作为一位技术全面的紫砂艺术家,何道洪擅长光素器、筋纹器等,创作题材以“松、竹、梅”最为出名,风格敦厚、有张力。在紫砂界,除了技艺高超,他对精品的不懈追求亦为人称道。

    08/10
  • 壶刻高手沈觉初

    沈觉初生前常说:“壶刻本身就是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砂壶、壶上书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纵观沈觉初诸多的壶刻作品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08/08
  • 徐秀棠壶如其人

    紫砂壶不炮具有泡茶味道特别好的优点,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具有一定的艺术品味,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把玩工艺品。

    08/07
  • 顾景舟的紫砂人生

    从20世纪50年代初收第一个门徒徐汉棠起,嗣后几十年,顾景舟可谓桃李满天下。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