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师周尊严老师作品【秦权】
《秦权壶》为周尊严老师精选原矿朱泥制作的经典器型,以秦朝度量衡“权”为原型,器身稳重端方,敦厚古朴,自有一股金石风韵。
蒋艺华,女,2013年高工,1963年生于宜兴,蒋蓉之女。1981年进紫砂工艺厂徒工培训班,跟随师父高丽君及小师父丁洪顺、季益顺学习紫砂基本成型技术。擅长制作花货类作品,也兼做光货类作品。其作品构思新颖,造型优美,做功精巧,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蒋蓉(1919- 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擅长制作花塑器,被尊为“紫砂七老”之一。 观赏蒋蓉大师的“春牛壶”,心中常有不尽的感慨,圆润的壶身配以原矿清水泥作胎,将紫砂泥料的温润与造型的美感精美的结合在一起。钮以卧牛为形,弯曲的牛角像在摆动一样,强劲有力的颈脖肩胛,滚圆的大肚子,敦实粗壮的四条牛腿,鼓鼓的眼睛,令人百看不厌
谭泉海,号石泉,男,1939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粗狂奔放传神的佳作。谭泉海大师于2017年2月13日辞世。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秦朴壶》为何道洪大师设计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老壶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老味浓厚自不必说,泥料那种浑朴自然的气质足以说明一切,器型刚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金律壶》为何道洪大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设计并制作的作品,采用原一厂小红泥制壶,经调砂工艺,泥料上金砂如梨皮般自然分布,犹如繁星闪烁,十分美观。
徐汉棠,1932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师从顾景舟学艺,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全手大石瓢壶》是徐汉棠大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制作的作品,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壶容量490cc,充满霸气的意蕴。
掇圆茶具套组-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280CC 泥料:原矿红泥 《掇圆茶具套组》为王石耕老人为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特制的作品,精选原矿红泥制成,泥色红润如骄阳,整个茶具套组珠圆玉润,朴雅端庄,极具收藏价值。
太极八卦-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110CC 泥料:原矿红泥 行家都知道,方器是愈小愈难做,此壶壶体八方,成壶110cc,工艺难度显而易见,此壶的存世就显得十分难得。
鸳鸯套组-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300CC 泥料:原一厂老黑料 《鸳鸯套组》是王石耕老人原创设计并全手工制作的套壶精品,此套组一壶、四杯、四杯托,为九头套具,把自然界中鸳鸯巧妙融入壶中,制成壶钮,制壶手法老辣,设计凝练简约,整器古朴大方。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1981年从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事传统全手工技法及造型设计。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显然从传统中来,又自然的渗透着创新气息,又从自然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加以个人的理解创新,使得每件作品栩栩如生,深入人心。《五谷丰盛之三·银杏果壶》是徐元明老师壬申年春月(1992年)手工制作的精品花器,成壶390cc,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