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你知道紫砂壶壶盖上的“壶孔”有什么作用吗?

2017-11-09

品茗赏壶,巡茶满盏之时,一把壶的出水如何,常是众目关注的焦点,若是出水如柱,平稳而顺畅,直入杯底静默无声,定会赢得啧啧称赞,让人喜形于色。壶的出水问题,历来一直受到众多名家里手们的重视,也是玩家选壶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内容。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好的出水,实际上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壶型、流型、流的位置、流管内壁、嘴的口径、网孔形式、网孔孔径、网孔出水的有效面积等等,但有一细微之处常被忽略,那就是壶盖上的“气孔”。

把玩茗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壶内满水后,倾倒出水时,其水流呈现出跳跃状,还伴有“突突突”的声音,或水流扭转泛花,伴有“吱吱吱”的声音。

惠祥云|涌泉

究其原因,此现象是由于在倾倒出水时,壶体内立即处于负压状态,并通过壶盖上的气孔,吸入壶外的空气进行补充,若气孔的孔径过小,则空气进入壶内时受阻,形成间歇性“气塞”,最终影响到水流呈现脉冲式跳跃状,并伴有“突突突”的声音;或由于气孔的孔径过小,空气进入壶内时的流速过高,产生啸叫现象,发出“吱吱吱”的声音。

由此可见,气孔孔径的取值,直接影响到了茗壶的出水流态,犹如画龙点睛,“点”好了,功得圆满,满盘皆活,“点”不好,功亏一篑,徒留遗憾。

the end
相关阅读
陈仲美-宜兴紫砂壶名家
宜兴紫砂壶名家徐友泉
紫砂陶刻领域的“三石”传奇
宜兴紫砂壶名家李仲芳
玉成窑文人紫砂的两大代表人物
宜兴紫砂壶名家时大彬
宜兴紫砂壶名家李茂林
宜兴紫砂壶名家冯桂林
紫砂壶镶金银丝第一人:鲍仲梅
紫砂巨匠时大彬的弟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