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宜兴紫砂壶名家李仲芳

2025-07-07

明万历年间宜兴(一说原籍江西婺源)制壶艺人李仲芳,是名匠李茂林的长子,因排行老大,故有“李大仲”之称。他幸运地拜入一代宗师时大彬门下,并因其超凡的悟性与技艺,被公认为时大彬最负盛名的入室弟子。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四方葵帽壶

深厚的家学渊源与顶尖名师的真传,使得李仲芳的紫砂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其艺术成就已堪与其师比肩,难分伯仲。他成功融合了家族传承的精髓与师门的绝技,所制茗壶以“文巧精工、技艺精湛”著称于世。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圆钮壶

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他仿制时大彬的作品几可乱真,据《阳羡茗壶系》记载,当时流传的所谓大彬壶中,不乏实为李仲芳所作,连时大彬本人见了都颇为赞赏,甚至欣然署上自己的名款。这便成就了紫砂史上“李大瓶,时大名”的佳话,足见其技艺之高超。

清初鉴赏家更认为他的“小圆壶形制精绝,犹在大彬之上”,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三足凤头壶

李仲芳活跃的时期,正是紫砂艺术风格发生显著转变的关键阶段——由早期的质朴简约逐渐向精巧文雅演进。这一艺术路线的抉择,在当时匠人间引发了深刻的分歧。

李仲芳与其父李茂林便身处这场观念交锋的核心:父亲是坚定的“复古派”,极力主张敦厚古朴的传统风格,并以此标准严格要求儿子;而李仲芳则是锐意创新的“趋新派”,内心并不认同父亲一味复古的主张。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段泥诗文壶

父子二人在艺术理念上的冲突异常激烈,甚至发生过这样一则趣闻:李仲芳完成一把新壶后,兴冲冲捧到父亲面前,情急之下竟脱口问道:“老兄,您看这把壶怎么样?”这一率真之举,使得“老兄壶”从此成为李仲芳作品一个饶有兴味的别称。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瓜棱壶

据文献记载,李仲芳后来移居金坛,始终坚守其创新理念,“以文巧相竞”,从未向复古思潮妥协。

清初鉴赏家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精准地评价其作品“骨胜而秀出刀镌”,寥寥数语便点明了李仲芳壶艺的精髓:造型挺拔俊秀,线条爽利,刀法运用精妙,透露出一种清朗刚健的骨力与秀逸之美。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圆壶

传世可见的李仲芳作品虽稀如星凤,但每一件都弥足珍贵。例如《茗壶图录》中著录的一把梨皮泥壶,壶底清晰镌刻着“万历戊午(1618)秋日,九月望日为叶龛先生制。仲芳”的楷书款识。

李仲芳紫砂壶

李仲芳觚棱壶

另有一件著名的梨色中壶,其盖饱满圆润,底部同样署有“李仲芳”楷书款。此外,香港艺术馆亦曾展出过一件李仲芳所制的觚棱壶,壶底铭文“从来佳茗似佳人”并署“仲芳”楷书款,是其融合文人意趣与精工制作的典范之作。

这些遗珍,无声地诉说着这位在复古与创新浪潮中坚持己见,以“文巧”开辟新境,深刻影响了紫砂艺术走向的巨匠的不朽成就。

the end
相关阅读
玉成窑文人紫砂的两大代表人物
宜兴紫砂壶名家时大彬
宜兴紫砂壶名家李茂林
宜兴紫砂壶名家冯桂林
紫砂壶镶金银丝第一人:鲍仲梅
紫砂巨匠时大彬的弟子有哪些?
宜兴紫砂壶名家徐汉棠
宜兴紫砂壶名家周桂珍
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