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窑,远非一个普通的紫砂窑口,而是一个由书画巨擘、文化名流领衔,汇聚顶尖制壶大师与陶刻高手的艺术工坊。“玉成”二字,饱含敬意,寓意着成全之美。
彼时宁波文风炽盛,名士云集,他们以紫砂器为纸,泼墨挥毫、题诗作画,所镌刻的辞句,既契合器物形制,又深蕴意境,隽永清雅,令人叹为观止。
玉成窑种榆仙馆款紫泥扁鼓壶
玉成窑的紫砂器,不仅工艺精妙、造型洗练而富有巧思,其温润如玉的质感,更是赋予器物非凡的格调。文人雅士与制陶名手各展所长,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倾注于泥料之中,共同“玉成”了这批堪称墨宝的紫砂珍品,使其继“曼生壶”之后,成为文人紫砂艺术的又一巅峰典范。
陈山农制并刻玉成窑大笔筒
自古以来,文人便将情思寄托于壶中,以陶坯为宣纸,铭文刻字,抒发胸臆,托物言志。他们将自身的文学修养、艺术品味与生活情趣,通过诗、书、画、印的完美交融,赋予紫砂茶器以浓郁的文人气息。
这种结合,使得紫砂壶臻于“切题、切意、切茶”与“可用、可赏、可玩”的至高境界,人壶合一,尽显文雅风流,这便是文人紫砂壶的极致魅力。
梅调鼎书玉成窑壶铭册
承载着如此独特文人风骨的玉成窑,自然遗存了诸多名家力作。其中,制壶名匠何心舟与王东石,堪称玉成窑的双璧,其艺术成就尤为卓著。
1.何心舟
何心舟,字石林,浙江绍兴籍,活跃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是当时公认的顶尖制壶高手。他不仅精于陶艺,更工书法、善篆刻,深厚的文化素养为其作品注入了鲜活的文人灵魂。
唐云旧藏 何心舟制 玉成窑东坡石铫壶
玉成窑何心舟制并刻 直汲壶
何心舟制壶,技艺炉火纯青,造型追求简练空灵之美。他善于师法自然,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化为壶上的线条与意境。其一大特色是擅长运用独特的黄泥料制器,所成之壶色泽温润古朴,别具一格。
何心舟制并刻 日岭山房款玉成窑紫泥一粒珠壶
何心舟制 小石瓢壶
他被誉为继陈鸣远之后,受文人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陶艺家。其作品传世稀少,每一件都蕴含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书卷味,构思奇巧,格调高雅,凡所见者,皆为可遇不可求的奇珍异宝。
何心舟制、梅调鼎铭 南瓜壶
何心舟制 圆珠壶
2.王东石
与何心舟同时代的王东石,别号苦窳生,亦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制壶巨匠。其作品以强烈的个人风格著称,勇于突破传统范式,造型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王东石制 石钟壶
王东石制并刻 诗文提梁壶
王东石尤受文人雅士青睐,常为其专属定制茗壶及精巧文房雅器。他深谙古法制壶精髓,工艺极其严谨细致,技艺超凡脱俗。其作品上的铭文镌刻,亦属上乘,与壶形、装饰相得益彰,且能敏锐把握并引领当时的艺术风尚。
王东石制 玉成窑方砖壶
王东石制、沈墨仙刻 玉成窑提梁壶
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对器型的不断探索上,同时也精于摹古,对古代经典器型有独到的理解和再创造,作品既古韵盎然,又富有时代新意。王东石的壶艺,是精湛技艺与文人审美、创新意识完美融合的结晶。
王东石制 段泥诗文长方形花盆
王东石制、陈山农刻 玉成窑笔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