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顾景舟紫砂壶测绘手稿(下)

2024-11-18

顾景舟

作为紫砂界的泰斗级人物,顾景舟不仅精通抟壶,还深谙测绘技术,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创造性地记录下数套精准的尺寸标准。

无论是泥料收缩率的把握、干湿度的掌控,还是壶体各部位的搭配、线条的走向和成型的角度,都浓缩在一张张图纸当中。

这些珍贵的测绘手稿,记录了顾景舟一生的智慧与血汗,承载着他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是后人研习顾派壶艺的重要参考资料,为紫砂壶的世代传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9.雪华壶

顾景舟手稿

雪华壶是顾景舟上世纪70年代的原创作品,其创作初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整壶形似雪花,旨在用雪花之轻,体现乾坤之重,饱含“瑞雪兆丰年”的美好祈愿。

顾景舟雪华壶

顾景舟制 绿泥雪华壶

雪花,又名“六出花”,呈六方形,故壶体设计成六方,通体由泥片镶接而成,制作规整,方中不失圆融,圆融中秉持端正,充分展现了紫砂壶的工艺魅力。

顾景舟手稿

顾景舟对雪华壶制作的改进意见

顾景舟在研制雪华壶时,十分注重壶的形态建构,采用多种对比手法,诸如壶体之线条上密而下疏,其线面上小而下大,壶肩以上精雕细镂,而壶身则光润疏朗,形成鲜明反差,视觉上颇具张力。


10.汉铎壶

顾景舟手稿

清代书法家梅调鼎曾参与汉铎壶的制作,所作铭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恰好解释了汉铎壶的由来。

铎

汉铎壶,根据汉代礼器兼乐器“铎”的造型仿制而来。以陶土代替了金属材质,制作出来的紫砂壶的珍贵程度却丝毫不逊于黄金。

顾景舟汉铎壶

顾景舟制 汉铎壶

顾景舟的演绎,对汉铎壶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整体线条流畅简练且比例协调,直中带弧,线面转换周正舒坦,稳定中孕育变化,通体不施任何装饰,以裸胎之美诠释纯料紫泥“汉铎壶”式最本真的魅力。


11.邵元祥壶

顾景舟手稿

邵元祥,明末清初宜兴制壶艺人,生卒年不详。《阳羡砂壶图考》中记载:“元祥制壶坚结,式度近亨裕、亨祥,而精细不逮。”

该图纸乃是顾景舟为邵元祥传器六方壶所作的测绘图,不仅标注了各处的尺寸详情,还记录了对造型的简要描述与绘图的时间。

邵元祥六方壶

邵元祥制 六方壶

邵元祥此壶,以古代宫灯造型为基础,壶身、钮、盖、嘴、把均呈六方。丰肩收腹,底足开犴门,高颈留肩线与口线,盖顶平叠一线,盖面六棱弧起,钮作六方柱状,三弯流,飞把扣肩垂滴,平底钤有“邵元祥制”篆书方印。


12.大亨德钟壶

顾景舟手稿

著名画家唐国新爱壶成痴,素来喜好收藏紫砂壶,一日偶然得到一把壶盖破损的大亨德钟壶。唐国新与顾景舟交往甚密,于是将壶带给他鉴定,确定为真迹后,顾景舟主动提出为此壶配置一个新盖。

大亨德钟壶

配盖后的大亨德钟壶

紫砂壶配盖并非易事,然顾景舟对自己的技艺有足够的自信,他坦言:“除了我,谁也配不出大亨壶的丰韵、神彩、精细和豪迈,必先知其人,而后仿其壶,必先知其料,而后用其工,只有心灵和手艺的相通才能品出大亨成壶的心境,才能配出大亨作品的神韵。”

顾景舟配盖

顾景舟配置的新盖

壶盖配好后,与壶身浑然一体,合盖紧密,揭盖轻易,无论泥、款、功,抑或是形、神、气,皆配合得天衣无缝,几乎看不出后配的痕迹,唯有盖内所刻的“景舟配盖大亨壶,时年七十有七”字样,诉说这段配盖的经历。


13.莲贡罐

顾景舟手稿

顾景舟以其在光素器上的成就而闻名,实则他花器、筋纹器样样精通,制作各种杂件也得心应手,可谓紫砂界的全才。

此款莲贡罐即为顾景舟设计,有720CC、540CC、360CC、180CC四种规格,能够满足对容量大小的不同需求。

弧肩圆腹,平底圈足,大口嵌盖,简练实用,既可用于储存茶叶,也可作为陈设摆件。


14.菱角咖啡具

顾景舟手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紫砂厂曾制作紫砂工艺品远销海外,由于许多外国友人偏好喝咖啡,里白釉外紫砂的装饰方法曾一度应用于制作紫砂器皿。

顾景舟紫砂套组

顾景舟制 松鼠葡萄套组

顾景舟的菱角咖啡具,就是为出口而创制,套组包含咖啡壶、杯、碟、奶杯以及糖缸,造型简洁而有韵。

顾景舟紫砂套组

顾景舟制 玉露诗文套组

同样融合施釉工艺的作品还有松鼠葡萄套组、玉露诗文套组、高腰线提梁壶套组等,都曾在拍卖场上创下佳绩。


15.砂罂壶

顾景舟手稿

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卷三十五《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诗中所说的“砂罂”即指紫砂壶。

除此之外,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苏轼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等诗词,都印证了在北宋以前,就已存在紫砂壶。

再结合宋代出土的残器来看,这一时期的紫砂器为一般日用陶器,多作茶铫用于煮茶或煮水,但制坯和烧成工艺尚不成熟。


16.竹节壶

顾景舟手稿

宜兴是竹的海洋,也是紫砂壶的发源地,得益于丰富的竹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象,陶艺家们在创作时,常常以竹为灵感,通过将竹段、竹叶的细节,融入到造型设计当中,使得紫砂壶更具生机和天然的韵味。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历来被视为虚心、刚正、清新之物,我们常以竹喻人,赞其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这层象征意义也赋予了紫砂壶更多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顾景舟竹段壶

顾景舟制 墨绿泥竹段壶

除为竹节壶绘制实测图外,顾景舟自己也制有墨绿泥竹段壶,壶身采两节圆竹段为型,笔直粗壮,流、鋬、钮亦取意竹枝,线型流畅,清秀挺拔,流的根部及盖面装饰数片竹叶,风动疏朗,生动形象。


点击跳转→顾景舟紫砂壶测绘手稿(上)

the end
相关阅读
范洪泉特大东坡提梁壶的创作背景
顾景舟紫砂壶测绘手稿(上)
在紫砂器上钤印一般有何要求?
关于紫砂陶刻,你了解多少?
鉴壶必看:明清民国著名艺人紫砂壶印章款识合集
紫砂界国大师汪寅仙的弟子有哪些?
紫砂七老之一蒋蓉的弟子有哪些?
曼生紫砂壶为何能成为传世经典?
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人吴群祥的弟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