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明代紫砂壶艺术的三个阶段(二)

2024-06-13

2.壶家妙手的兴盛期

明代万历(1573-1619年)年间,紫砂茗壶盛极一时,空前繁荣,许多良师名匠,毕智穷工,制成了很多别出心裁的产品。自供春壶问世后,继“四大家”而起的,是被当时誉为“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位壶艺高手。

三大妙手以时大彬居其首,成就也最著,李仲芳、徐友泉为大彬高足。

时大彬紫砂壶

明·时大彬 玉兰花瓣壶

时大彬,号少山,是供春后制壶“四大家”时朋的儿子。茗壶制作技术传至大彬已娴熟精妙,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以及署款书法,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泥料中掺入砂土,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有情趣。

时大彬又首创几何形壶式,运用线条的圆曲方直,化出四方、六方、八方等线面挺括平正的方器和珠圆玉润、骨肉亭匀的圆器,成为茗壶造型的典型壶式,至今仍广泛运用。

时大彬紫砂壶

明·时大彬 龙带壶

在成型技法方面,时大彬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型法与“镶身筒”成型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茗壶泥片镶接成型的基本方法,是茗壶制法的一大飞跃。

时大彬还与文人士大夫相交游,并接受他们的建议,改作大壶为小壶,使茗壶更加适合文人的饮茶习惯,从而把文人情趣引入壶艺,又使壶艺与茶道相结合,把造壶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时大彬紫砂壶

明·时大彬 鼎足盖圆壶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时大彬说:“或淘土,或杂碙砂土,诸款俱足,诸土色亦俱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今上海松江),闻眉公(陈继儒,明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琅玡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陈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此说堪称允当。

时大彬紫砂壶

明·时大彬 龙凤印包壶

大彬所制壶今尚存十六七器,其中三器为近年考古发掘所获,皆出于明人墓葬。余均为传世品,分藏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美国等地各公私机构及藏家,壶式多样,有圆壶、六方壶、三足壶、开光方壶、提梁壶、书扁壶、僧帽壶、印包壶、菱花壶等,可见大彬壶艺成就的一斑。

大彬署款,初请善书者落墨再自刻,以后直接运刀镌刻,书法闲雅俊秀,有晋唐意味,更具艺术韵致,为时人和历代所珍宝。

李仲芳紫砂壶

明·李仲芳 圆扁壶

李仲芳,制壶名手李茂林长子,为大彬第一高足,获父之“妍巧有致”,得师之“敦雅古穆”,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所制壶俗称“老兄壶”。《阳羡茗壶系》记:“今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

李仲芳紫砂壶

明·李仲芳 觚棱壶

李仲芳的传器有:仲芳梨皮泥壶,壶底铭文署“万历戊午秋日九月望日为叶龛先生制,仲芳”十八字楷书款。又:梨色中壶,盖大而圆,壶底署“李仲芳”三字楷书款。香港茶具文物馆也曾刊出仲芳所制的觚棱壶,壶底镌铭“从来佳茗似佳人”,并署“仲芳”楷书款。传世作品还有圆扁壶,底有楷书刻款“丙午中秋仲芳”,今为香港收藏家珍藏。还有一件瓜棱壶,今藏美国弗里尔艺术馆。

李仲芳紫砂壶

明·李仲芳 瓜棱壶

徐友泉,名士衡,本非陶人,他的学制茗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其父好大彬壶,延致家塾。一日强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发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阙状,携以示大彬。一见惊叹曰‘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可见徐友泉有着极高的天赋,时大彬遂收之为徒。

徐友泉紫砂壶

明·徐友泉 盉形三足壶

徐友泉所制多以仿古尊罍诸种壶式,其壶式有“汉方”、“扁觯”、“小云罍”、“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分裆”、“索耳”、“美人睡莲”、“大顶莲”、“一回角”、“六子”等诸式。对配泥也有独到之处,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各种色调,真是“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称其“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进乎道,其友泉徐子乎。”把徐友泉称作穷变化、集大成的一代宗师,可谓极尽推崇了。

徐友泉紫砂壶

明·徐友泉 仿古虎錞壶

然而友泉晚年则常常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大彬)之粗也”,可见对于他的老师是极为倾倒的。传世徐友泉作品有仿古虎錞壶,底有“万历丙辰秋七月友泉”楷书刻款。三瓣三足壶,底署“友泉”楷书刻款,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三羊小水盂,底镌“友泉”,今藏宜兴陶瓷博物馆。

徐友泉紫砂壶

明·徐友泉 葵花方壶

据说,徐友泉的儿子也是一位著名的制壶艺人,当时就有“大徐小徐之目”,可惜,他的儿子没有留下名字来。近年出版物中曾见到有人说:生活于明末时期的徐令音(约1621- 1677年),擅长于制砂壶,相传为徐友泉之子,也称“小徐”。

明代各名家的壶艺,都有过很杰出的创造,壶式千姿百态,层出不穷,传世名壶各有不同的风格,但脱离不了以仿青铜器、仿瓷器以及仿自然形态造型和筋纹器具等变化而来,并且形式大多偏向于筋纹形造型。

the end
相关阅读
现今仅有的4位国家级宜兴紫砂非遗传承人,他们是谁?
范洪泉特大东坡提梁壶的创作背景
顾景舟紫砂壶测绘手稿(下)
顾景舟紫砂壶测绘手稿(上)
在紫砂器上钤印一般有何要求?
关于紫砂陶刻,你了解多少?
鉴壶必看:明清民国著名艺人紫砂壶印章款识合集
紫砂界国大师汪寅仙的弟子有哪些?
紫砂七老之一蒋蓉的弟子有哪些?
曼生紫砂壶为何能成为传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