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顾景舟与韩美林碰撞出的艺术火花

2020-08-27

1979年韩美林来到宜兴,韩美林与顾景舟结下一世的友情,两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享不完的乐趣,他们的心贴的很近。他们友情的契合,诞生了“此乐提梁壶”。

(韩美林与顾景舟、汪寅仙、周桂珍合影)



(此乐提梁)

1987年,韩美林设计壶稿,将古文字的意象与风姿,以他独特的视角融入紫砂壶的设计。扁圆身筒之上,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是设计的精髓,力与美的结合,使传统文化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展现民族文化的张力。

提梁越高制作难度越大,制壶者对紫砂泥性要有绝高的把握。顾景舟将力量用在超高的提梁上,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角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足见其功力。

韩美林亲自书刻古篆铭文“自有乐处”,奔放洒脱。此乐提梁壶两位老友各存其一,是他们情谊的写照与见证。


1988年,他们又合作了“雨露天星提梁壶”,动势飞扬,如飞鸟翔天。韩美林在壶上书写“两三点云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古篆铭文。

(韩美林与顾景舟一起制作紫砂壶)



(雨露天星提梁壶)

大篆、籀文、甲骨文、陶文、汉简以及石刻符号、岩画这些文化遗产,滋养了韩美林的艺术,通过对它们的潜心研究,创出“天书”。其以大篆的笔意写出,这三万个字符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韩美林天书)

(韩美林在紫砂壶上题铭)

韩美林将古文字视为图画,他的书法笔意与风格亦融入其绘画、设计等作品,展现千百年深邃神秘的文化精神,袭古通今。顾景舟是他的知己好友,最能领会其画稿之意,将这种文化的张力,淋漓尽致地融入紫砂作品,延展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韩美林紫砂壶设计稿)

(韩美林紫砂壶)

the end
相关阅读
紫砂艺苑的四位传奇女匠人
不输陈曼生、比肩陈柏亭,他是何人?
何道洪大师为什么被誉为“紫砂全才”?
壶艺泰斗顾景舟紫砂生涯的三大遗憾
百年紫砂史话:被岁月湮没的花器圣手冯桂林
何心舟:连顾景舟都称赞不已的紫砂大师
历史上最接近陈鸣远的紫砂艺人
一门三杰,都是紫砂泰斗顾景舟的得意弟子!
笔墨丹青遇紫瓯:八位书画巨匠的紫砂缘
宜兴紫砂壶陶刻领域的“三把名刀”之(三):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