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诞生于竹文化的紫砂竹壶

2018-11-08

竹,因四季常青,人们把“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又因竹竿挺拔、刚直不阿而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文人爱竹,吟诗作对,饮酒作诗,都离不开竹。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文化的根深蒂固,让宜兴这个小镇在一片竹海的徜徉下滋生了紫砂竹文化的兴盛。

艺术来源于生活,紫砂竹壶的问世,当然离不开紫砂匠人对于这片竹海小镇的热爱。竹的青葱翠绿,宁折不弯,为这片匠人土生土长的土壤带来了生机,也印证着紫砂匠人对于竹之气节的敬佩与欣赏。所以将竹融入他们所热爱的紫砂艺术上,是他们对竹的诠释。

历代紫砂匠人对于这绿荫成林的茂竹也是热爱如许。他们以紫砂艺术来演绎竹文化的精髓,已然成为了经典。到如今,想要求得这一壶半式,恐怕只能于收藏拍场才可得见了吧。


馆藏丨名家竹壶鉴赏

汪寅仙·束柴三友


厉上清·竹月提梁


姚志源·竹报春壶


王奋良·知足常乐


来源:百家号,淘壶人网络

the end
相关阅读
民国四大紫砂品牌,其中一家如今仍屹立不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紫砂艺术发展史上的两大流派:宫廷紫砂与文人紫砂
瞿子冶紫砂陶刻中的文人意趣
紫砂壶七宗“最”之最难的壶型:传炉壶
紫砂壶七宗“最”之最平衡的壶型:水平壶
如何鉴别一把紫砂老壶?
著名的“晚清紫砂八大家”是哪八位?
紫砂史上著名的父子高手(九):“毛氏各异”毛国强&毛子健
紫砂史上著名的父子高手(八):“吕氏二雄”吕尧臣&吕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