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是当代紫砂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在近千年的紫砂发展史上,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当代的文人茶器,他的制壶理念,影响着几代紫砂后人。
顾景舟熟悉陶艺工艺学,对紫砂历史的研究、传器的鉴赏与断代有独到之处,并发表多篇论著。善创新仿古,技巧精湛,取材甚广,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器形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争相收藏。顾景舟的壶艺成就极高,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为紫砂艺术做出重大的贡献,在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中,重要代表作有:雪华、提璧、上新桥、石瓢、牛盖莲子、僧帽、咏梅、井栏、鹧鸪提梁等壶。
1934年,顾景舟父亲顾炳荣接到上海铁画轩的紫砂生意,顾景舟制作了一批水平壶。顾景舟的水平壶,主要制作于其壶艺生涯的早期,常用“墨缘斋意堂制”的底款和“景记”把款,底款也有“墨缘斋制”。顾老的水平壶,做工精细,色泽红润,简雅有神。线条流畅优美,形制匀挺柔和,触感细润,色泽光洁纯正,兼具精巧与实用性,让人爱不释手。
1934年,父亲顾炳荣邀储铭赴其家当客师,顾景舟从旁学习创作洋桶壶。顾老的牛盖洋桶古朴大方,典雅素淡,线面挺刮,气度饱满,肩线、口线、脚线均称湿润,口盖严密无隙,流圆浑有势,饱满得体。洋桶也是顾老教导徒弟的一款作品,他曾教导徒弟,壶如其人,做洋桶壶时的身桶一定要挺直,不能软塌,如做人行事一般皆要正直。
1936年,顾景洲被聘请至上海古董商郞玉书之“郎氏艺苑”店里,专事仿古制陶,其间临摹过陈鸣远、邵大亨等明清壶艺大家的作品,在临摹与仿制中,他的技艺趋向精湛和系统,眼界得到提高,壶艺突飞猛进。对于砂壶各家流派风格以及印款和陶刻、鉴赏的眼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他所仿制的制品,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原作的水准,有些后来辗转流入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等馆所,直到他几十年后为博物院做鉴定时才又与自己的作品重逢。
顾景舟由周志禄、徐祖纯牵线,为农民银行座谈会做纪念品仿古壶,也就是壶铭"座有兰言"仿古作品。泥料温润绵密,包浆浓厚,丰盈饱满。清水素颜,初见朴实无华,细细把玩,方觉蕴涵深远,大巧不工,佳器天成。壶身正面隶书刻:“座有兰言”。“兰言”即心意相合的言论,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出自“庭余草色饶文思,坐有兰言恰素心”,可见老对座谈会的美好祝愿。
四十年代末期顾景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1948年,当时顾景舟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壶坯轻舟运沪,经上海铁画轩第二代传人戴相明携壶坯,随江寒汀到吴湖帆家中,请为五壶做书画装饰。吴湖帆欣然应允,在五把壶坯上题诗两句,四把壶上各画“风动疏竹”,第五把则由江寒汀题孤雀寒梅。五把石瓢壶烧成后顾景舟自留一把,其余四把分赠江寒汀、吴湖帆、唐云、戴相明。
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可称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篆刻一绝,完美至极。景舟石瓢成就了一段海上文人与一代宗师顾景舟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也是近代史上最具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
正面:画 韵竹,落款:湖帆
反面:镌刻“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落款:药城兄属 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底款)景舟(盖款)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浙江杭州人,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自幼酷爱书画,擅花鸟、山水,偶作人物。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绘画之外,于紫砂壶、砚台、竹刻、印章、木版画籍等,皆为其喜好,亦乐之不疲,一一涉猎,其中尤以八把曼生壶之收藏著称于世。
正面:画 孤雀雪梅 落款:湖帆道兄正画寒汀
反面:镌刻“细嚼梅花雪乳香”
落款:寒汀兄为余画茶壶 倩自题
钤印:顾景舟(底款)景舟(盖款)
吴湖帆(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本名万,又名倩,后名翼燕,号倩庵,又号东庄,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斋名梅景书屋。早年与溥心畲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作为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
正面:画 风动疏竹 落款湖帆
反面:镌刻“寒生绿罇上 影入翠屏中”
落款:寒汀兄属,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底款)景舟(盖款)
江寒汀(1904-1963),又名庚元、石溪、上渔、寒艇。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十六岁从陶松溪习花鸟画,廿八岁开始卖画为生。因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其描绘各种禽鸟。家中亦养许多鸟兽,供写生之用。风格近清代华岩一路,笔墨老到,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构图稳健,对虚谷、任颐的画风深有研究,偶尔仿制,几可乱真,有「江虚谷」之称。
正面:画 风动疏竹 落款 湖帆
反面:镌刻“为君倾一杯 狂謌竹枝曲”
落款:相明先生 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盖) 戴相明(底)
戴相明(1924-2002),又名莲生,继承家业为铁画轩第二代传人。三岁时,其父铁画轩创办人戴国宝病逝,戴国宝夫人戴杨德宜接掌店务。1942年戴相明自教会中学高中毕业,1943年春,戴相明首次到潜洛会见二表兄李相荣,陶厂已因战事而败落,不胜感叹。遂拜访众多紫砂窑户和技师,恢复供货关系,小量紫砂产品运沪经营。戴相明经营铁画轩十数年,呈现中兴之势。
“铁画轩”在顾景舟的人生中,是个不可或缺的所在。戴相明是顾景舟非常重要的好友,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经铁画轩而辗转出去。顾与戴两家更是三代之交,在很多顾景舟的作品与资料中,顾景舟始终以“相明我兄”相称。称兄容易,而这一声“我兄”,却让人动容。
这是在顾景舟从艺生涯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底款“戴相明”。大概是要表明这把石瓢是两人共同的成果,他要两个人的名字和情谊刻在一把壶里,流传下去。
正面:未知
反面:镌刻“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落款:景舟先生 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底款)景舟(盖款)
五件大石瓢,已有“相明石瓢”“唐云石瓢”“寒汀石瓢”“湖帆石瓢”相继现身拍场,花落各处,并均创下当时紫砂壶拍卖纪录。目前仅顾景舟家人收藏的“景舟壶”仍秘不示人。可想而知这把“景舟壶”的价值。
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可称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而顾景之“舟”字款也自此五把始用,意义非凡。意为艺海一舟。他曾经解释过:艺海一舟,就是让自己的命运如艺海的一舟而搏击,永不停息,勇往直前。
此壶集多种装饰手法以及成型工艺于一身,是顾景舟经典壶款之一,其造型简练有致,造型饱满柔和,在华美的韵致中别有一番矜持和庄重,足见一代宗师壶艺之风范。如意形的矮三足,肩部装饰一根圆肩线,线下贴饰云头如意纹,壶嘴短而略作三弯,壶鋬与壶嘴理出如意筋纹,宝珠式壶钮的四面装饰如意云头,似花蕾含苞待放,使整壶呈现出一种纵向伸展的高逸气韵,尽显优雅。
顾景舟与高庄教授联袂创作,在长达三个月的反复修改摸索,撷取众长之后,提璧壶于焉问世。当年共制三件,此后的二十余年间,顾景舟又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是顾老毕生倾力最多的经典之作。提璧壶为紫砂光素器中的巅峰作品,是当代紫砂名壶之一。
提璧壶以玉璧理念设计制作而成,壶体扁而呈圆柱形,刚中带柔,和谐匀称,提梁把虚实节奏协调,轮廓造型端庄周正。以最简单的点线面表现出紫砂光素器的天然韵致。
提璧壶不仅体现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壶艺,而且融合了高庄教授所设计的风格、神韵,达到最高境界的合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
此作体量巨大,器身造型依循传统,并集多种技法于一身,是最巧夺天工的献礼。
此套顾景舟花器巨制不仅形制恢宏,造型饱满,而且是不为多见的顾景舟花货作品,熔多种技法一炉,可谓巧夺天工;十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绝世翘楚。
一壶、一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选泥一色,造型、装饰风格统一,构思新颖,工艺独到,生动鲜活的葡萄树藤附壁蜿蜒而出,松鼠穿梭游戏其间,栩栩如生,营造出一个惬意、和谐的画面,充满着浓郁的自然意境。
1964年,创作“紫砂丰收酒具”,朱泥红艳若火,寓意丰收年景红红火火。造型为执壶式,身筒高挑,肩部装饰番莲纹。的钮装饰竖状纹路与身筒底部凸面花纹呼应,流和颈部中间作"8"字云纹连接。酒壶设计成高身筒,是一个略略夸张的高粱穗粒的造型,酒杯设计成硕果形状,寓意五谷丰登。
六方雪华壶,又名“雪花壶”,是顾景舟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壶体呈六方,形似六角形雪花,轻盈洁净,取瑞雪兆丰年之意。雪花,又名“六出花”,六角形,犹如天边飘来,一片片,似有若无;轻盈、洁净,顾大师举轻若重,就是要用这雪花之轻,来表现乾坤之重。
雪华壶造型以线面为主,上密下疏,以疏托密。从底、身筒,直至流、盤,用大小比例合度的块面多层次组合而成,盖面与颈的块面形成密集的横向线条,规整挺括而棱角分明。
“雪华壶”以线的粗细和面的宽窄展现了紫砂工艺泥片镶接的艺术魅力。制作规整,方中不失圆融,圆融中秉持端正,端执舒适,出水流畅,使用欣赏俱佳。
上新桥壶的壶身呈扁圆形,折肩圈足,曲流环状柄,压盖式,桥型钮。此壶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
这把壶极富时代气息,壶身线面柔和,从壶底至壶身、壶肩、壶盖,圈圈面面,自然过渡到立于顶端的桥形钮,层层而上,步步登桥,细细观赏此壶,如置身于江南水乡。
寿星壶是紫砂茶壶中的传统作品,此壶造型简洁敦朴,端庄俊秀,肩部挺括,腹部渐收,极具气质,圆润饱满,二湾流壶嘴出水流畅,可以极大的保留茶香。
“汉云”二字意境出自《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整壶以圆形线条为主,壶型挺拔舒展,大气不俗。壶身光饰无纹,纯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取胜。整壶造型简练又挺拔,曲折中富变化,柔美中寓韧劲。
此套九头咏梅紫砂茶具完整呈现出顾景舟制作花货的风格与功力。全器的轮廓线条,既清新出尘,又能体会出梅枝傲骨不屈的精神,壶身气度更是饱满蕴蓄,神采奕奕。
以梅干为造型设计,壶嘴呈喇叭式,出水点注顺势而出,遒劲有力;壶把乘势而起,蜿蜒苍劲,端拿舒适。壶身点缀朵朵梅花,花瓣块面饱满,纹路清晰,雕塑技艺高超,气韵高雅。
顾老的梅花,理与趣,相得益彰。就气质而言,他倾其一生读书的品性、逸情、人格融入,文静中自有凛然,风骨铮铮,却又有妩媚的面影在。
章以谦导演来紫砂工艺厂拍科教片《紫砂陶》,顾景舟为艺术顾问和指导。为配合影片拍摄,顾景舟亲自设计了板桥提梁壶,由徒弟葛陶中制作、谭泉海仿“板桥体”书刻铭文。
直流嘴,压盖桥纽,提梁耳高,造型别具一格。壶身圆鼓,憨态可掬。铭文苍劲有力,寓意深刻。为三位大师合作之佳品。
当年葛陶中做的板桥提梁壶坯,顾老曾留下一把作为样品,而这把竟然一放就是15年。1994年的一天,顾景舟从工作室的柜子中取出了这把壶坯,并亲自书刻,将其送给葛陶中作纪念。
《高井栏壶》为顾景舟1980年所作,造型端庄挺拔,线条圆融有力。壶身二面分别刻有“一九八0年九月十七日过宜兴访顾景舟老友赠此以为纪念,老药”及翠竹数片。字体古朴老辣苍劲,如螭松古柏,翠竹却似雨后新枝,临风逸动,飒飒有资。是著名美术大师唐云所笔,顾景舟亲刻。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尘、老药,生前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等职。其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颇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一生好壶、藏壶,更爱在壶上赋诗作画,其作品一直受收藏家珍视。
鹧鸪提梁是顾老在陪伴妻子在上海看病时所作,在当时的情境下顾老创制此壶也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哀伤与凄然尽于此壶。年近50的顾景舟才与勤劳朴实、贤惠能干的徐义宝女士结合。相伴近20年,徐义宝无微不至地照顾顾景舟。夫人走后,顾景舟悲伤不已,从此又是孤影一人行。山一程,水一程,从此隔山隔海隔生死。
鹧鸪提梁是顾景舟创作生涯中难得一件寄托自身人生际遇的作品,他将自己最深切的关怀寄托在了鹧鸪提梁中。鹧鸪提梁壶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充分掌握雕塑与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
顾老制作此壶时已经是七十多岁了,在挑选韩美林的图纸时,一看到此乐提梁,就感觉到这个提梁非常特别,而后便动手设计制作。壶身扁圆如鼓,下大上小,盖的亦采扁圆形与夸张的瘦高提梁相互衬映,使整体造型看来既协调又隽永有味。提梁顺壶身较窄的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宽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壶身上下对称。
将超高提梁的紫砂壶从设计稿变为现实,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角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足见其功力。
韩美林,1936年生于山东,当代天才造型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大至气势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国两汉以前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并体现为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的艺术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
韩美林是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2015年10月14日,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2016年设计了央视春晚吉祥物“康康”。
玉璧提梁是顾老制作提璧壶时改进设计的一款,在张守智教授玉璧提梁设计的基础上,参考古代玉璧的图样,将盖面制成“谷纹玉璧”的形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此壶巧思细作,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此壶神、气、韵兼备,是顾老砂壶中的一件巨作。
此壶又称为提梁磐壶,是顾老与艺术大家韩美林先生合作的壶,特点为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对于线条的理解,通过紫砂的材质表现出,柔中带韧,刚中带劲。出乎意料的横飞直逸,妙到好处的婉转承起,收入自如的呼应,无不构架出紫砂艺术新的视觉冲击。
雨露天星壶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的飞扬动势,为整体的造型起到了关键作用;流则浑厚有力。远观此壶有如飞鸟于天之感。
壶身刻有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文,为韩美林书写。字体书写流畅、娴熟、功力深厚,为此件作品增添了活力。
此壶为顾景舟大师与范曾合作的经典名作,以上品紫泥精心制作而成,胎骨细腻、色泽莹润、工艺精湛。壶为扁腹形,壶体圆润,壶身与流、柄、盖线条结合柔美,壶口与盖口为两条子母唇线组成,骨肉亭匀、比例适度。
整器在秀雅刚健之中,增添活泼灵动的趣味。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尽展旷世风华。一个是紫砂界的泰斗顾景舟,一个是中国的书画巨匠范曾,两人的合璧之作,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着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着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 、国际奥委会主席奖杯、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顾景舟汲取了“曼生井栏”造型精髓,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这款矮井栏壶造型简洁,匀称流畅,圆润雅致,气韵灵动,留有大空间的画面的设计,可以为文人墨客的参与留下施展的余地,这也易于将文人画家的墨宝与紫砂壶完美结合。
顾景舟先生与亚明和魏紫熙合作的井栏壶,也是顾老少有的文人壶,顾老晚年已经很少在壶上装饰,因此,这两件就更显珍贵。
顾景舟、魏紫熙井栏:
此件改自曼生井栏,对点、线、面及细节处理加以改动,将壶体下部做加宽处理,使壶体更趋丰腴;将每处的锋角演变为圆角,作品更显刚中有柔,线条流畅,搭配更趋完美。壶身正面题书“神韵天成”,背面“松壑图”,笔下老松,重峦峻峰图,刀笔细腻生动,峰峦苍秀齐出,即见刚健之气,又显遒劲之韵。
魏紫熙(1915-2002),原名显文,1915年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教于河南中、小学 。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 。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
顾景舟、亚明井栏:
此件亦为顾老所作,造型大气浑朴,调泥及制作水平精湛,扑面而来的是大家气象与超越凡庸的艺术美感。亚明在他们合作的这把壶上正面书刻“青松本无华”铭款,「青松本无华」取自「宋四家」米芾的代表作《蜀素帖》中的「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并在壶身背面配画青松图案。
亚明在壶底写下一段铭文:“壶先秦有之,紫沙(砂)始于明正德,至今近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己巳白露于丁山。亚明记。”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擅长山水和人物画。他不仅是江苏画坛的核心人物,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原姓叶,名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先后任江苏省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香港《文汇报》中国画版主编,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等职。
此壶高身筒硕伟挺拔,壶钮上有两个环圈,珠圆玉滚,寓意双璧辉映。壶画双绝的夙慧壶,昭显着他们的艺术品格与风采。
夙慧壶铭“夙慧”二字,铭画为几支虬枝老梅,枯梅逢春,花香满枝桠,清芬馥郁,老而弥坚。整壶气质肃整,缔造完美。一半是壶画艺术,一半是顾老与海老难得的情谊与夙慧。
景舟先生所作此款皆称为“双圈壶”,而只有这一把壶,名为“夙慧壶”。此壶不仅承载了壶艺泰斗顾景舟和艺坛巨臂刘海粟的珠联璧合,更是紫艺界与画艺界的一段传奇佳话。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顾景舟的高虚扁壶是取孟臣款虚扁为样,在此基础上改动而成的,其壶身同样是饱满鼓腹,在下底收束的走势要急,也更显壶身挺拔。在壶流的处理上更为柔和,线条的把握更是十分到位,比例合度,极为端庄。
高虚扁壶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更为沉稳,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扩开。配以长流的转折呼应和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中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这三点搭配甚是高明。
顾景舟所创作的数十种壶型堪称件件精品。其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比明代的时大彬。顾景舟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在制壶实践中,他对选矿、原料制备、技艺加工,烧成等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研究。
其作品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被海内外艺术界专家誉为“壶艺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