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顾景舟收徐汉棠为徒,开始授课传艺,但这时还是单独地一对一的传统方式。
顾景舟与徐汉棠
1954年,蜀山紫砂工场生产组筹建,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艺人任淦庭,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五十九人。
由此,顾景舟借助合作社和后来的紫砂工艺厂这个平台,通过相对平等公平的工厂化模式,广纳门徒、普传技艺,为“顾派”紫砂体系的建立开启了新型课徒之门。
1956年 蒋蓉、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陈福渊(从前至后)
在紫砂厂使用木转盘制壶
为了满足合作社扩大生产的需求,顾景舟从加入紫砂工场伊始就努力辅导技术、授课带徒,为几近断代的紫砂行业培养后备力量。
1955年10月,蜀山紫砂工艺社的工艺班招收了首批二十六名学员,其中李昌鸿、沈蘧华、高永津、鲍秀云、许璇五人被分到顾景舟的门下。后来束凤英也加入了学员的队伍。
紫砂厂合影
(左起:汪寅仙、蒋蓉、黄月君、李碧芳、何道洪、
顾景舟、吴群祥、沈蘧华、徐秀棠、李昌鸿、徐汉棠)
1956年12月,工艺社招收了第二批学员,曾跟随吴云根学艺的高海庚、王亚杰、史济华、王洪君四人转投顾景舟门下。此后,先后有不少学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接受了顾景舟的技术指导,他们逐渐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恢复振兴的第一批中坚力量。
顾景舟辅导紫砂技术
“合作社成立之后,紫砂艺人才有机会集中在设备良好的工场中集体生产,结束了历来分散在一家一户,灶前床前生产的状况”。
合作社发挥集体生产在人员、资金、原料、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作社内部系统的分工合作,按市场需求实行有计划生产。
同时,合作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过去“同行是冤家”以及紫砂艺人在传艺、学艺过程中“技术私有”的保守观念,建立了一种“技艺公开、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新型合作关系。
顾景舟、朱可心探讨松鼠葡萄壶制作工艺
从参加合作社到后来的紫砂工艺厂,顾景舟一直担任工厂的技术指导工作。他先后担任技术辅导、研究所负责人,最后兼任研究所名誉所长。可以这样说,顾景舟建国后的经历一直就是围绕着“技术”二字,这样的履历也决定了顾景舟为师带徒、传道授业的工作性质。
顾景舟在研究壶艺
不少有志青年投身“顾门”,在师傅悉心教诲之下学手艺、学为人、学处世,跟随顾景舟的学艺生涯成为了他们人生的新起点。
由于工作的关系,有的人即便没有长期跟随顾景舟,但偶尔的一次指导也会让他们记忆犹新,时至今日娓娓道来,仍如数家珍。
顾景舟分享紫砂艺术(右为宋哲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宜兴紫砂被愈来愈多的海外人士所珍爱,特别是台湾同胞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对顾景舟的作品尤其珍若拱璧。
“顾壶”所特有的“清秀、俊逸,富蕴刚柔之美”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追捧,同时也成为了行业内争相效仿的标杆,顾景舟作为整个行业领军人物的地位也逐渐在社会上愈加凸显,并通过各种方式肯定了他的艺术成就,形成了他“一代宗师”“壶艺泰斗”的艺术地位。
而受到顾景舟教育影响的一大批人,以顾景舟为榜样,学他的做人,学他的手艺。他们以顾景舟为荣,唯顾景舟是尊,顾景舟的审美取向、技艺手法、作品风格、艺德修养都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顾派”逐渐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李昌鸿、沈蘧华夫妇与顾景舟
潘持平
他们之中,既有像徐汉棠、李昌鸿、周桂珍这样的大师级艺师,也有像潘持平、吴群祥、葛陶中这样着力继承古法技艺的实力中坚,更有高振宇、徐徐这样广汲艺术精华的学院派代表。
吴群祥与顾景舟
高振宇、徐徐夫妇与顾景舟
2004年9月21日,为纪念顾景舟诞辰九十周年,他的徒子徒孙在无锡举办了“顾景舟九十周年纪念展”。同年12月,参展作品结集出版了《景舟壶艺流别录》一书。
《景舟壶艺流别录》(徐秀棠主编)
由于历史因素以及行政调动的原因,许多艺人与顾景舟不是单线师承关系,而是多师多徒的工厂背景下所形成的复杂师徒关系。
顾景舟指导葛陶中
周桂珍与顾景舟
例如:葛陶中原先师从顾景舟的弟子沈蘧华学艺,1978年后,又调入研究所工作室跟随顾景舟;周桂珍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顾绍培的师傅是陈福渊,1990年,宜兴陶瓷陈列馆顾景舟的藏品被窃后,曾在顾景舟指导下,专门复制过“雪华壶”;汪寅仙是朱可心的弟子,但从1973年3月,她调到紫砂厂研究所后,多次接受过顾景舟的指导。
顾绍培经顾景舟指导复制的雪华壶
顾景舟指导汪寅仙
因此,我们今天在讨论“顾派”、研究“顾派”的时候,必须放在一个宽泛的范畴内,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顾景舟,理解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