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紫砂壶型 | 方圆相济之典范——传炉壶

2022-11-18

“方中有圆,圆中寓方”,古人常将为人处世之理,蕴于壶艺之中,而在众多紫砂壶造型中,将此形此意诠释得淋漓尽致的,还属“壶中一绝”——四方传炉。

华健《四方传炉(寒越铭·孤品)》


一、传炉壶之由来

传炉壶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最早取自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葛洪为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在丹术、医道方面颇有心得。其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时觉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切情切意。

李宝珍《全手传炉》

另外,古时还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皇帝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之意,“传胪”即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因古时候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将壶名取为传炉,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之自勉。

潘小忠《传炉》


二、传炉壶之内蕴

在道家学说中,金木水火土可生成万物,东西南北中可构成—切。玄武、朱雀、青龙、白虎被用以镇守四方。而传炉壶更是纳五行于一身,体现着自然之变化。

陆虹炜《四方传炉》

“传炉”在手,即把持了上下左右中:

壶盖居上,上为北,玄武当权,北方多水,圆润、饱和、可疏而不可堵。

壶足在下,下为南,朱雀昭旺,南方多火,升腾、昌彰,可稳而不可激。

壶流耸左,左为东,青龙腾达,东方多木,婀娜、摇曳、可扬而不可抑。

壶把悬右,右为西,白虎守护,西方多金,刚烈、硬朗、可曲而不可断。

壶体守中,中为主,泰岱高壮,中方多土,包容、丰盈、可腴而不可瘠。

恽志培《全手铺砂传炉》


三、传炉壶之鉴赏

传炉壶的造型、气度、周角转折,无不体现着方圆变化之妙。

壶身四方,几无棱角,曲线强劲有力;底、腹、口规矩而挺拔;口盖通转,面面俱到;四足鼎立,稳如泰山;三弯流转折自然;把手方中带圆。

周国强《全手传炉(沈跃平刻)》

其自带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古朴典雅,浑厚端正,骨肉亭匀。与传统的方器相比,多了一分圆润之美,而对比传统圆器而言,则更具一番雄浑气度。看似厚重内敛的样式,实则展露的是大气磅礴的天地。

龚杰《四方传炉壶》


四、传炉壶之难点

传炉壶在制作难度上颇具挑战,被誉为最难把握的器型之一,非方器高手不敢轻易为之。

其首先难在四方浑圆度的塑造,壶体通过四块泥片拼合成型,十分考验制壶者对于力度与弧线的把控。同时要使四面角度相协调,并呈现上下收敛的动态趋势。

范建中《传炉》

壶嘴的造型处理则是更高,首先需与壶体相互对应,加上三弯流的流嘴,对于大小、弧度的处理是极难的,壶嘴昂扬的角度,影响着整把壶的气势。同时,如何保证壶流中的空间适当,出水顺畅也相当考究。

赵建凯《全手小传炉》

可见,制作一件形态、工艺、气韵都十分到位的传炉壶,实属不易。自清末民初以来,俞国良、李宝珍、冯桂林、汪宝根、吴云根、顾景舟等名家大师均有佳作传世。当代艺人心追手摹,精品不断,如斯经典,集高超的制作工艺、浓厚的文化内涵于一身,超群绝伦,是以永年。

the end
相关阅读
紫砂壶的传统手工成型方法
清代宫廷紫砂器的装饰艺术
紫砂壶上常见的装饰形式(下)
紫砂壶上常见的装饰形式(上)
柴烧、还原烧、捂灰三种紫砂烧制工艺的区别
紫砂壶泥料常见的调配方式
紫砂壶不同壶型的成型方法
筋瓤圣手沈建强的紫砂筋纹器艺术
紫砂天王鲍仲梅的金银丝镶嵌艺术
紫砂陶刻中的生刻、熟刻、湿刻、干刻,分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