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茶垢”,并非简单的钙质沉积,其核心成分是一种复杂的聚合物。其形成源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具(特别是金属元素构成的“茶锈”)在空气作用下的氧化反应。
当沸水冲泡茶叶时,茶叶内含的鞣酸(单宁酸) 被大量释放并溶解于水中。随着茶水温度降低并与空气接触,鞣酸分子逐渐氧化,导致茶汤色泽变深、变暗。
更为关键的是,氧化后的鞣酸会进一步聚合转化,生成一类不溶于水的物质——鞣酐类聚合物。这类物质具有极强的附着性,极易牢固地沉积在茶具内壁,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我们所见的茶垢。
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这使得它不仅善于吸收茶香,也更容易吸附和积聚鞣酐类物质。
因此,紫砂壶相较于其他材质的茶具,更易形成顽固茶垢。这也就意味着,使用紫砂壶后及时、彻底地清洁并阴干,显得尤为重要。
1.如何避免茶垢?
每次使用前,务必先用清水彻底冲洗壶内外,去除浮尘。接着,注入沸水冲烫壶体内部及外部两遍。此步骤不仅能进一步清洁,去除可能残留的异味,更能有效温润壶体,激发紫砂气孔活性,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待客时,洁净温热的茶壶更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与卫生讲究。
邵斌彩蝶供春壶
紫砂壶最忌沾染油污,其高吸附性会迅速吸收油脂,故而使用时务必远离油污。一旦沾染油渍(如手上油脂、厨房油烟等),若未立即清洗,油污会被壶体吸附,留下难看的油痕。更糟糕的是,油污会与后续形成的茶垢相互黏结覆盖,形成极其顽固、难以清除的复合污渍。若不慎沾油,请立即用清水及软布清洗。
陈绍委龙吟少年壶
养壶重在“润”而非“磨”。淋壶或泡茶时,壶表难免溅上茶汁。用养壶笔或软毛刷,蘸取壶内淡茶汤或清水,轻轻刷洗壶表沾染的茶汁,随后用沸水冲净。最后,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专用茶巾,轻轻吸干水分并稍加擦拭即可。
避免长时间用力推搓壶表,尤其忌用手直接大力摩擦。手上的汗液油脂会渗入壶体,影响透气性,不当的摩擦还可能损伤壶表的自然光泽。
汤先武金鼓壶
2.如何去除茶垢?
若壶内已形成茶垢,推荐使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等食用纯碱进行温和溶解清洁。具体步骤如下:
取一小匙(约5-10克)食用小苏打放入壶内,注入约50-60℃的温热清水,可先用少量温水倒入壶内摇晃预热,再注入足量温水,避免冷热剧变导致壶体惊裂。
盖上壶盖,静置约10-15分钟,让小苏打的弱碱性充分溶解茶垢中的鞣酐类物质。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壶内壁,尤其是积垢处。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此法通常能有效去除大部分茶垢,恢复壶内壁洁净。
林娜传炉壶
3.重要注意事项
禁用化学清洁剂:切勿使用洗洁精、肥皂、漂白剂等化学清洁剂清洗紫砂壶!这些物质会被紫砂气孔强烈吸收,不仅破坏壶的透气性,残留气味更会彻底毁掉茶味。
禁用硬质工具:绝对禁止使用钢丝球、硬质清洁布或任何锐利、粗糙的工具刮擦壶体!这会在紫砂表面留下永久性划痕,严重损害壶的美观和价值。
庄芸竹节石瓢壶
预防胜于治疗:与其依赖后期强力清洁,不如将日常维护作为重中之重。每次使用后,务必及时、彻底地用清水冲洗干净茶壶内外所有角落,并置于通风处完全阴干。这是保持紫砂壶洁净、健康、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