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紫砂壶养不出包浆?这些原因可能是关键

2025-07-03

紫砂壶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经年累月使用后形成的温润如玉的“包浆”。然而,不少壶友精心养护却迟迟不见包浆踪影,甚至因此怀疑壶的真伪。深入探究,主要有以下几大关键因素:

徐曲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徐曲制 汉棠石瓢壶

一、泥料与工艺:根基所在

1.泥料品质的低劣

劣质泥料:市场上泥料良莠不齐。添加过多化学颜料的“化工泥”,其透气性被严重破坏,无法有效吸附茶油,自然难以形成包浆。

非优质原矿料:非黄龙山原矿的外山料,普遍油性不足,颗粒结构相对松散,导致养壶速度极其缓慢。

只要是正宗、优质的紫砂泥料(尤其是黄龙山原矿),都具有可养性,最终都能养出包浆,区别仅在于效果呈现的快慢与最终韵味。

邵顺生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邵顺生制 金律壶(孙鸿飞刻)

2.制作工艺的制约

明针功夫不足:明针是紫砂壶制作中至关重要的工序。若刮压次数过少(通常低于20遍),壶体表面会相对粗糙,无法充分挤压出泥料中的浆液,导致后期“浆面”难以溢出形成温润光泽。

烧制温度失当:窑温过高会使泥料过度烧结甚至“瓷化”,壶体气孔率大幅降低,透气性变差,茶油难以有效渗入。窑温过低则会导致壶体质地疏松,不仅影响强度,更容易吸附茶水以外的杂味,反而阻碍包浆形成。

王旭生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王旭生制 景舟石瓢壶(吴东元刻)

3.过度表面处理

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壶表光亮美观,进行过度抛光处理。这会封闭壶体表面的微小气孔,严重阻碍茶汤成分的正常渗透和吸附。

沈建宏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沈建宏制 供春壶

二、使用与养护:方法决定成效

1.错误的清洁方式

茶垢堆积:泡茶后不及时清理,残留茶汤过夜或长期浸泡,茶垢会堵塞气孔,如同给壶体“糊”上了一层硬壳,阻碍包浆进程。

过度清洁:使用洗洁精、钢丝球等化学清洁剂或硬物擦洗,会强力破坏壶表初步形成的氧化层(包浆雏形),功亏一篑。

余伟辉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余伟辉制 天华雅品壶

2.不当的淋养习惯

泡茶时淋浇茶汤后,若未能及时、均匀地用柔软茶巾擦拭干净,茶水会局部沉积形成难看的茶渍,而非均匀温润的包浆。

范萍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范萍制 报春壶

3.使用频率过低

紫砂壶的滋养需要茶油持续、缓慢地渗透。如果泡茶频率过低,茶油供给不足,包浆过程自然停滞不前。

沈龙娣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沈龙娣制 铁骨冰姿壶

三、茶叶选择:滋养的“养分”

茶叶本身的油性对养壶速度也有显著影响。油性大的茶叶(如部分乌龙茶、普洱茶)能提供更丰富的滋养物质,加快壶体对茶油的吸收和转化,养出包浆事半功倍。而油性相对较弱的茶叶,其滋养效果相对缓慢,养出理想包浆所需的时间自然也更长。

恽志培紫砂壶

全手紫砂壶:恽志培制 梨形壶


紫砂壶能否养出漂亮的包浆,是泥料本质、制作工艺、使用养护方法以及茶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壶养不出包浆时,与其轻易怀疑壶的真假,不如从上述几个维度逐一检视,找出真正的原因。

只要泥料正宗、工艺得当,辅以科学、耐心的养护,假以时日,温润内敛的包浆终会呈现,赋予紫砂壶独特的生命力与美感。

the end
相关阅读
宜兴紫砂壶如何保养?
紫砂壶养壶的正确方法
宜兴紫砂壶的养壶技巧,收藏起来,让你的壶越用越润!
紫砂壶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
紫砂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如何养护?
紫砂壶的流涎现象
闲置紫砂壶的存放方法
段泥壶的养壶小技巧
紫砂壶盖丢失或破损后,配盖为什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