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龙山金黄朱泥
黄龙山金黄朱泥蕴藏状况
黄龙山金黄朱泥蕴藏于嫩黄石石英岩层下部,外观土黄色,块状、易碎、不坚硬,熟泥采用捣浆沉淀压滤。
黄龙山金黄朱泥原矿
金黄朱泥可塑性较好,成型较稳定,烧成温度1150℃~1180℃,成熟收缩率为12%左右,砂色呈橙黄、金黄色,细腻温润,偶见梨皮状,质地致密厚重。
2.赵庄金黄朱泥
赵庄金黄朱泥蕴藏状况
赵庄金黄朱泥蕴藏于红泥矿层下部,外观土黄色,沉积层状态明显,原矿厚度10厘米左右,断面如纸薄叠层状,见不规则铁氧化褐斑块,略硬易碎,溶于水,属红泥层黄金底板状朱泥,练熟泥采用打浆吊包。
赵庄金黄朱泥原矿
成型粘性较好,烧成收缩率达27%,砂色呈现金黄色、橙黄色,细腻温润,凝滑如脂,是赵庄山较有代表性的珍稀朱泥品种。
赵庄山在黄龙山的西北,属黄龙山余脉,山丘陡坡的石英岩连着黄龙山山脉,有的山坡有红泥、嫩泥,其中朱泥材质品种丰富,色彩有金黄、橙黄、朱砂、橘黄等砂色。
3.红卫金黄朱泥
红卫金黄朱泥蕴藏状况
红卫金黄朱泥蕴藏于嫩泥青泥矿层下部,外观金黄色,易碎,遇水即化,质地细粘,块状肥厚,熟泥可塑性指数高,制作时粘工具,烧成温度1130℃~1150℃,成陶收缩率达22%,胎色红黄色,细腻纯正。
红卫金黄朱泥原矿
该矿区的金黄朱泥,在清代就得到了发掘利用,大多用于制作南方小壶。由于红卫金黄朱泥大多在青泥矿层中,黏结度较强,较难成型。
但成陶后稳定性较好,这与青泥共生沉积有直接关系,青泥属嫩泥品质,粘结度很高,渗入朱泥矿层中,能直接增加产品的成品率,而且透气性好,这是红卫金黄朱泥的泥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