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国大师汪寅仙谈紫砂艺术品的鉴赏方式

2024-12-11

紫砂陶艺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独特的风格,交流的艺术表现,感人的艺术魅力,因而成为独具品味的文化形态,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如何欣赏一件好的紫砂艺术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诸多方面去观察、欣赏品味。


1.形

“形”是指器皿的整体形象,几何形、自然形或是象真形,无论什么形,都会有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无声的,是以塑造的形象,告诉人们它是一件什么东西。

因此说,每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必须深思熟虑,通过严格构思的作品就有造意,它的造意是不是有意思,有意思就会有艺术性,有意思必须品位趣味性强,富有想像,同时又必须是经过提炼或变化了的形,才显得美。

汪寅仙花器

汪寅仙紫砂壶:三友壶


2.神

任何造型必须有“神”,“神”是难以用语言传表,这是作品由里向外,艺术感染力的反映,作品的内涵及魅力。气质文雅,体现作品的精神所衷。

例如素器,我们俗称光货(几何形)之类简洁造型,它的外形如果是圆肥胖敦,骨肉亭匀的作品,并不是胖得发福、肥得浮肿,弧线不弧,抛物线不抛等……当然,几何形也是千变万化的,总之,线条流畅、挺括,要有节奏、韵律等等,这些都是反映作品的气质和神韵的。

又为清秀挺拔的作品,并不是瘦骨零丁、僵硬死板、神气不足。

又为方器,如果每一个方的面或垂直的角度,在制作中用角尺来测,使每一个角度能和角尺一样的平正和垂直的话,这种方器虽然规矩,但是视觉效果肯定不好,而变成了僵化的东西,因此,方器须方中有肉,力度透澈,并不是露筋露骨。

汪寅仙花器

汪寅仙紫砂壶:南瓜壶

自然形及仿生形的作品,更应显示其形象的生动,富有生气和活力,首先要抓住多种物体的形象特征、生长规律,如松、竹、梅、柏、桃、瓜果、花鸟、鱼虫等等,这些自然物体,生态多异、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同人们的生活有非常亲切的感情,因此,把它们的形态塑成多类壶形也是非常贴切的。

吸取自然形象的造型或是将自然形态的东西作为局部的装饰,这种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将生活中美的东西通过提炼去粗取精,是把生活中自然的美浓缩化而不是照搬照抄、重复垒堆,绝不能僵硬死板,这是追求自然生气的骨力所在,同样也是作品精神所表。

汪寅仙素器

汪寅仙紫砂壶:曲壶


3.气

“气”是指作品的内涵、气质、魄力和风度。造型的整体和局部要贯气,贯气的造型是协调统一、和谐得体、美观大方的。气质要文雅,首先,姿态要自然、气势要生动、形式要别致,特别是壶的形体,要在较小的体积上,能反映出树桩、竹头的高大形象和雄伟的气魄,或是它的枝头能气势横生、精壮老练、精神饱满、花枝含苞待放、枝蔓生长茂盛等等,在小中能见到大,这些都是反映作品的气质和风度的各方面,也是从神质看作品的精神风貌和气质风度的。

汪寅仙花器

汪寅仙紫砂壶:夔龙供春壶


4.态

自然形和几何形之间有它的不同之处,自然物体必须有它的自然生态和动态的反映,因此,它的形式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又必须强调自然优美,不是弯扭僵死,绝不能脱离生活,违反生活规律,没有来龙去脉或做得不伦不类、庸俗垒堆。几何形象也是千变万化的,俗话说“圆非一相,方非一式”。几何造型一般是非常规矩,多一点则多,少一点则少,有的愈简愈难做,几何形体是点、线、面的运用,运用得愈恰当,形态就愈丰富自然,优美得体。

汪寅仙花器

汪寅仙紫砂壶:斑竹壶


5.韵

作品注意以形、神、气、态、韵是对作品协调统一,增加节奏及动势,能使线条更流畅,刚柔并济,左右贯通,上下呼应,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使无声的形象更加耐人寻味。

汪寅仙素器

汪寅仙紫砂壶:红玉壶


6.精

紫砂艺术品,它必须设计精、选料精、制作精、工艺处理精,在制作过程中又必须注意不后品种用不同的手段,特殊的品种用特殊的手段,包括工具的创造和运用,把握住整个工艺流程中的环节问题,这一系列就包含着科技的含量。这是反映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能否保证作品成不成、精不精的关键所在。

汪寅仙素器

汪寅仙紫砂壶:浣纱童子壶


紫砂陶艺术以传统形式为主体,既实用又可陈饰,内涵丰富,造型变化无穷,趣味性强。品种门类齐全,花式繁多,每个门类各有其特色,反映著东方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显示了作者个人的艺术素养和风格特征,这些也与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分不开。

所以说,欣赏一件紫砂艺术品,不仅要看其制作的精致,最主要的是看其作品是否反映本身的形、神、气、态等内涵韵味,这也是作者本身艺术修养及设计制作水平的体现。


摘自《紫砂的艺术内涵》(汪寅仙著)

the end
相关阅读
范永良大师谈精品花货紫砂壶的制作要求
国大师陈国良谈“东南西北瓜系列”紫砂壶的创作背景
国大师顾绍培经验谈:紫砂大壶制作的五个要点
厉上清 | 上善若水 清者自在
紫砂创作实录丨徐汉棠《八怪壶》
大师顾绍培:道法自然,妙作心造
吕尧臣:代代相传的不仅仅是技艺 ,更是紫砂精神!
以陶为乐的镌艺魂——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
孔小明:自成雅趣的“中庸治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