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大师顾绍培:道法自然,妙作心造

2019-05-24

 顾绍培 

“我只想做个平民大师”、“这个称号得来确实不容易,算是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最高的荣誉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肯定,其他的没有什么,我只想做一个平民大师。” 62岁的顾大师把玩着他的“景舟雪华壶”说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至今只授予了全国的365位民间艺人,他们中间有以象牙雕刻而闻名,并被写入毛泽东选集的杨士惠,也有“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在紫砂领域,得到该称号的11位艺人无一例外都来自于江苏宜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兴的土质收缩率小,是做紫砂制品的上等材料。顾老的二女儿,同是从事紫砂工艺研究的顾涛介绍:“同样的手艺做出来的壶,泡出来的茶,一喝,就知道是不是宜兴的土烧的。”

而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多数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所的生辉之作,还有一些作为国家元首间互赠的礼物,飘洋过海入了异国的厅堂。有关紫砂的故事也随之在世界各地流传。

真假“高风亮节”

随着顾绍培的声名渐起,一些奇怪的事情也随之而来。 “有一次,一个台湾商人到我家来,让帮忙鉴定一个壶。据说是出自我手的‘高风亮节’,”顾绍培讲起了有趣的往事,但那个壶还没有从包装里完全露出来,顾绍培就摇头了,“你不用拿了,这个是假的。”

那个商人很惊讶地问,“为什么啊?”顾绍培说, “这我不能告诉你,如果我说了,你们再拿回去改一改,那还了得。”那个商人很沮丧地拿着假壶走了。但是,自此以后,市面上的赝品更多了,隔三差五就会有人登门要求鉴定,而大多数人都是失望而返。

实际上,顾绍培的那把“高风亮节”紫砂壶,早在1987年于香港展出时就被当地一位紫砂壶艺爱好者以 10万港元收藏,而后一转手,又以30万元人民币卖到台湾,再之后,在一次估价中,身价又窜升至100万人民币。至于这把壶现在的下落,还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而有一点是清楚的:台湾市场上,顾绍培大师的作品实在是少之又少。
尽管如此,仿制者们依然乐此不疲,而买者也为数不少。市场上对于顾绍培作品的追逐开始成为紫砂陶艺界的一种流行,从名流显要到私人收藏家,顾绍培的作品都被摆放在收藏的显要位置。而这些收藏者中,不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这样的政界要人。

“我从会走路的时候起,就看到大人们在做壶,外祖母、母亲家世代是做紫砂陶艺的,我从小就喜欢,” 顾老操着一口浓重的宜兴话说。从小耳濡目染,条件得天独厚,顾老从13岁开始就进入宜兴陶瓷中学学习,用他的话说,就开始“半工半读”了。

数学天分助力紫砂艺术

除了紫砂,13岁的顾绍培最喜欢的课是数学。与紫砂那种温软而雅致的气质相对,数学往往是理性和枯燥的。而那个时候的顾绍培,数学成绩却相当的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算是优秀分子里”的一个。再加上他比较听话,很讨老师的喜欢。

谁会想到,日后,他的数学天分竟帮助顾绍培确立了自己紫砂作品独特的气质。一个作品是不是“好看”,关键在于比例,在于尺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模仿顾绍培的作品却徒劳无功的原因。尺寸上结构上细微的差别,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这个东西,用尺子量,却永远也量不准,因为在烧制过程中,大小会发生变化。“尺寸就是秘方”,这是紫砂陶艺人中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一次一位山东的朋友到顾绍培家做客,无意中看到“龙跳天门”壶,就放在手里把玩,之后就怎么也放不下了,非要出数十万高价买下来。顾绍培自然是舍不得。那位朋友索性不走了,在顾家住了三天,非要看看这壶是怎么做出来的,还要亲手试作一番,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拿走了,您可以再照着原来的样子做一个嘛,” 有人不理解。“那不行,做壶得有那份心境。天气热了、冷了,都没有了感觉。不想做就是不想做,”顾老又重复一遍,“不想做就是不想做。”

完全的性情中人,没有了半点兵器和数学的冷思维。


来源:搜狐


the end
相关阅读
厉上清 | 上善若水 清者自在
紫砂创作实录丨徐汉棠《八怪壶》
吕尧臣:代代相传的不仅仅是技艺 ,更是紫砂精神!
以陶为乐的镌艺魂——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
孔小明:自成雅趣的“中庸治壶”观念
徐秀棠:紫砂壶全手与半手工
《紫砂陶刻艺术初论》—徐秀棠
国大师季益顺:40年匠心铸就紫砂梦
顾婷:陶艺世家,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