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壶艺泰斗顾景舟的上海仿古生涯(一)

2024-08-05

1939年春天的蜀山窑场,在一个名叫郎玉书的上海古董商人眼里,似乎有一点特别。

并不是蜀山出了什么时鲜的物件,也不是密场出了什么特别的新闻。倒是郎某人怀里揣着的一份壶手名单上,有着一个新鲜而特别的名字:顾景舟

顾景舟

顾景舟

郎某人在上海,开着一家古玩店,名曰郎氏艺苑,在沪上古玩圈内,颇有名声。其秘诀,还是打的“紫砂仿古”牌。早先藏家玩壶,喜欢老东西。明清以前的名手作品,价格都不低。可是,哪来这么多老壶供人赏玩呢?只能仿制。高手之仿,一出窑就有年纪,那倒不是外在的“包装”,而是在神韵上,仿出了古人的面貌、气息。这样的活,非等闲之辈敢接。

吴德盛

吴德盛陶器行款提梁壶


艺古斋

艺古斋款周盘壶

之前,宜兴民间一些紫砂店号纷纷登陆上海,如“葛德和陶器公司”、“吴德盛”、“阳羡紫砂陶器公司”、“艺古斋”、“利永陶器公司”等。新壶夹杂着老壶,藏家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如此,上海与宜兴,便被一把紫砂壶连接起来,呈现出名店竞聘名家、鼓励精制创新的热闹景象。紫砂名手脱颖而出,与此大有关系。这在民国紫砂史上,当是重要的一笔。

郎玉书是个旗人,白面,修身,仪表堂堂。他那份壶手的名单上,记满了紫砂名手的名字,其中有陈光明王寅春裴石民蒋彦亭等。这些艺人成名早,壶功了得,在收藏界有号召力,郎老板自然不肯放过。

陈光明绞竹提梁壶、王寅春六方抽角壶

裴石民双圈三足鼎壶、蒋彦亭东坡壶

而一个叫顾景舟的年轻人进入他的视野,则是在无意间见到顾壶,眼前顿时一亮的缘故。之前,他或许听人说起过顾景舟的名字,但郎老板更相信自己的眼力。壶,就是人。

他是个做事决断的人,很快就托人找到了顾景舟。见面交谈,是在蜀山大桥下的一家茶馆。郎玉书给顾景舟沏了一壶好茶,而顾景舟则不声不响,从包袱里解出一把牛盖洋桶壶,轻轻放在桌上。这把壶站在那里,如雨后劲竹,让郎玉书深深吸了一口气。

清新。一扫陈旧壶风。气场迥异。郎玉书简直爱不释手。

顾景舟洋桶壶

顾景舟洋桶壶

他当即决定,重金聘请顾景舟,月薪60元大洋,去上海“郎氏艺苑”工作。

顾景舟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来临了。他沉住气,问:郎先生,鄙人投到门下,做什么工作?

当然是制陶工作啊,郎玉书不假思索地答道。

对于顾景舟和家人来说,这不啻是个从天而降的喜讯。按当时的物价,面粉才几分钱一斤,猪肉也只一角几分钱一斤。县城银行一个职员的月薪10元大洋,可养活一家六口人加一个保姆。60元大洋的月薪,是一份相当高的收入了。

况且,是去上海。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顾景舟来说,那是梦一般的地方。

上海

老上海

其时的上海,虽然已沦为“孤岛”,但内地的许多有钱人纷纷躲进上海的租界,在暂时的“象牙塔”里醉生梦死。一种东方都市绮丽的繁华,激活了古玩骨董等收藏品的聚散与流通。

与象牙、彝器、玉器相比,紫砂虽属杂项,但它与饮茶相关,日不可离,又可把玩、鉴藏,风雅的好处自不必说。无论达官殷商、士人名流,都与紫砂壶有着不解之缘。

关于顾景舟去上海仿古的确切年份,紫砂历史研究者们至今存在不同观点。常见的紫砂文献,说到顾景舟的上海仿古生涯,大抵确定在1936年。亦有一种笼统说法,称“30年代”。

潘持平

潘持平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1936年顾景舟才22虚岁,虽已在蜀山场小有名气,但技艺还不够全面。郎玉书不可能花60大洋聘请一个不太成熟的年轻人去上海。而1939年,顾景舟已经25岁,无论名气、年龄,都较前大得多。

顾景舟的徒弟潘持平回忆说,1985年12月2日,顾景舟在与潘的谈话中,确认自已是1939-1942年在上海仿古,开始在郎氏艺苑,后来到标准瓷公司当技师。

the end
相关阅读
淘壶人物丨徐元明&沈龙娣·实力派紫砂伉俪
顾脉特辑丨紫砂泰斗顾景舟高徒风采
人物传记 | 紫砂七老·陶刻巨匠 任淦庭(二)
淘壶人物丨何卫枫·实力派省大师
他被顾景舟认证为唯一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可惜天不假年...
紫砂名家丨恽志培·中青辈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惠榕·实力派新秀
壶艺泰斗顾景舟的上海仿古生涯(二)
人物传记丨紫砂七老·陶刻巨匠 任淦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