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底款「中国宜兴」,是什么紫砂壶?

2022-06-29

紫砂壶既是茶具,也是艺术品,与书画作品一样,是一个人的艺术成就,作者都会留下本人的印章,便于大家辨认。换句话来说,印章算是一把壶的身份证了,但若是印了“中国宜兴”,那是谁做的壶呢?

按理说,紫砂壶身上的章是不能乱印的,每个位置有专门的章,就连大小、位置、风格都要一致,要求严格。而底部的印款一般是制壶老师的名字,印“中国宜兴”的很是少见,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中国宜兴」背后的秘密!


上世纪50-90年代,迎来了台湾人玩壶的高潮,原来台湾人也喜欢泡茶,就像是福建人一样,没事就围在一起泡茶闲聊,图个享乐。到了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闲钱很多,玩壶者就开始追求收藏。而印有“中国宜兴”的紫砂壶就是那个时期一厂所出的壶。“中国宜兴”底款,一般都是中后期的“文革壶”使用居多。70年代初,随着紫砂工艺厂外销任务的增多,开始在壶底盖“中国宜兴”制造底款,一用就是近十年。


当时无论是高手或者是学徒工,所做的商品壶,都是用一样的泥料,除了少部分艺人需设计参展作品外,其余艺人全厂上下无论手艺高低,无一例外都投入到生产面向大众的产品中去。

而这一段特殊时期的“文革壶”,特别是中后期的,成型则区别于传统紫砂壶的成型,它的成型是部分或全部采用石膏模制坯,然后再加工成型,是一种模具、手工兼有的成型方法,目的有三:缩短制作工时、保证批量生产、保证同一壶型规格统一,这是特殊年代中的特殊市场的特殊做法。


一般这个时期的文革壶,把底没有作者款印,顶多都还只是在盖内印上阴文不带框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或制壶人楷书名款,也都只是起到半成品检验(质检)的作用而已。最后温馨提醒一句,如果遇到“中国宜兴”底款紫砂壶,别轻易下手,其中真假难辨,指不定是假壶做旧的,仔细辨别,理性入手!
the end
相关阅读
淘壶人物丨仲从飞·实力派新锐
淘壶人物丨陈绍委·学院派实力陶手
淘壶人物丨余淑琴·年轻辈花器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史宝林·传统器实力陶手
淘壶人物丨方霏霏·中青辈创新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佘海平·中青辈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惠祥云·民间紫砂艺术大师
淘壶人物丨余伟辉·中青辈花器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陆小强·全能型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厉振宇·花器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