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寺莲子红红泥蕴藏于架土层下部,原矿外观淡紫红色,开采出来色泽如晚秋莲蓬莲子皮壳红色,故陶工取名莲子红红泥。
晒干后的莲子
其材质坚致略硬成块状,属砂质岩泥质岩岩性风化而成,矿层厚度1米左右,仅在顺庆寺地段蕴藏,矿脉长约30余米,矿量极少。
顺庆寺矿区莲子红红泥在80年代仅剩的半坡原貌
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粘总相宜,成陶烧成成品稳定,耐温较宽,窑温1150℃~1220℃矿色由玫红色至降红色,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质地温润,红如丹砂。
架土层下面刚采出的莲子红红泥
顺庆寺位于东瓦窑,汤渡向南1千米左右,今天的建新村区域,距丁蜀镇2千米左右。
该寺前六间,后五间,侧厢有禅房,有明代常州天宁寺独脚行僧云游来此地,看到古树参天,竹林深幽,盛产莲子红澄泥土,发愿建顺庆寺,佛化当地丁蜀子民。
顺庆寺莲子红红泥原矿
独脚行僧与弟子僧人苦修茶禅闲时,取顺庆寺后山莲子红红泥制砂器,送当地龙窑烧造。莲子红红泥从前一直由僧侣制壶专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有开采3年有余,到60年代开始,顺庆寺全部拆除。
莲子红红泥不同窑温砂色效果
莲子红红泥制作品传世较少,从2000年开始,因建新长铁路,顺庆寺红泥宕口荡然无存,从此珍稀的顺庆寺莲子红红泥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莲子红红泥紫砂壶:汉权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