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山红泥
香山红泥蕴藏于丰厚的嫩泥矿层中,外观呈现暗红色块状,易碎,遇水即溶化,泥性细腻黏稠,略有砂性,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成品稳定较佳。
香山红泥蕴藏状况
香山红泥原矿
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胎色呈现红中泛紫,致密厚重,是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制作紫砂壶等器具的首选材料。
香山红泥紫砂壶:扁石壶
2.香山小红泥
香山小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中,外观暗金黄色,材质易碎呈现块状,质地细腻,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成品率稳定性极佳。
香山小红泥蕴藏状况
烧成温度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胎色暗红,砂色纯正。
关于香山小红泥,20世纪50年代,国营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成立一个200余人的车间,命名“群力工段”,在香山、沙山一带进行了30余年的嫩泥和红泥开采。
香山小红泥原矿
嫩泥是做大缸的原料,优质小红泥供应给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制作高档盆器,如今的香山矿区矿源已开采殆尽。
香山嫩泥和红泥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产了大量红泥花盆,为时代做出了贡献。
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采香山小红泥制作的花盆
3.香山红泥大红袍
香山红泥大红袍蕴藏于嫩泥与红泥的夹层中,原矿厚度3.33~16.65厘米,材质较硬,表面赫红色,三氧化二铁含量较高,水锈侵蚀含赤铁较高。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砂性较足,烧成温度1150℃~120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香山红泥大红袍蕴藏状况
香山红泥大红袍蕴藏量较少,价格比小红泥高得多。20世纪80年代,矿工开采泥时遇上红泥大红袍,用草包垫在下面,将这一层的大红袍红泥全部铲下来,装入草包袋由矿工专门负责保管。
矿工开采得出结论:万吨嫩泥得百吨红泥,在百吨红泥中得一吨朱泥,在一吨优质红泥
中,得50千克红泥大红袍。
香山红泥大红袍原矿
红泥大红袍红中泛紫,泥性特别稳定,它与小红泥泥性一致,是20世纪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用来制作花盆外壳粉浆装饰,烧成后胭红色,红中泛紫,美不胜收。
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采香山红泥大红袍制作的八方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