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淘壶人物丨实力派大师徐元明一脉

2025-02-08

宜兴徐门,桃李满天下,在紫砂行业内几乎是无人不晓的存在。徐元明一脉,是徐门紫砂的其中一个分支。

徐元明一脉

▲徐元明一脉

徐元明、沈龙娣夫妻俩,同随徐汉棠(徐门第三代传人、顾景舟第一位入室弟子)学艺,是业内著名的实力派伉俪。

徐汉棠顾景舟

▲徐汉棠(右)与师父顾景舟

他们的儿子徐聪、儿媳姜莲,传承家学,多年来一起跟随父母研习全手制陶技法,是年轻一辈中很有发展潜力的一对。


徐元明·作品赏析

徐元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81年开始在徐汉棠大师门下学艺,光器、花器、筋纹器无一不精,尤以松、竹、梅题材的创作见长。

传承:徐元明沿袭师公顾景舟最传统手法——木转盘制壶法,在不稳定的、晃动的木转盘上,使用木拍子一点点拍打成型,这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拍打方向,并确保拍打力度均匀且适中,没有深厚的功力是极难做到的。

木转盘制壶法

▲采木转盘制成的身筒


木转盘制壶法

▲徐元明之子徐聪以木转盘制壶


课徒:2009年,徐元明受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之聘,担任紫砂陶造型设计指导教师及测绘培训教师,十余年以来,教授、指导受训学员近20000人,成为发扬紫砂技艺的重要骨干。

申报国大师推荐信

▲推荐徐元明申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信


一、冰梅壶(孤品)

徐元明紫砂壶

此件冰梅壶,为90年代精品老壶,据徐元明本人回忆,是其在徐汉棠大师身边时所制,当时仅做过一件。取石瓢之型演变而来,选用原矿紫泥,全手拍打定型成椭圆身桶,难度相当大。

徐元明紫砂壶

冰裂纹嵌泥亦是徐汉棠一大特色,徐元明尽得师父真传,将不规则冰裂纹施于盖、身,纵横交错的线条为器具更添气韵。化钮、流、把为梅枝,底足为梅节,加之精美贴塑,尽显梅之娇艳与傲骨风情。


二、南瓜提梁壶

徐元明紫砂壶

此件南瓜提梁壶,乃徐元明90年代稀缺性作品,数量不超过两把,采原矿老红泥全手工制作成型,饱满的壶体形似南瓜,筋纹等比勒分为12瓣,壶盖同为12瓣南瓜盖,盖上六棱瓜柄钮弯折自如。

徐元明紫砂壶

瓜叶卷裹为壶流,瓜藤弯折、交叉挺起三杈提梁,正面于提梁起始处,贴塑嫩生生的瓜叶、瓜蔓与生动形象的小瓢虫,叶片上虫洞清晰可见,趣味盎然。


沈龙娣·作品赏析

沈龙娣,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981年进紫砂二厂,随任淦庭的徒弟邵新和学习陶刻,自1986年师承徐汉棠大师,多年来兼修陶刻以及抟壶,尤精传统花器的制作。

一、踏雪寻梅提梁壶

沈龙娣紫砂壶

此件踏雪寻梅提梁壶,选用原矿红清水泥全手制成,扁球壶身,因挺括蕴力而毫无塌陷之感,丰肩无颈,平盖微鼓,子母线相接,气密性极佳。

沈龙娣紫砂壶

弯流昂扬向上,提梁自肩部高高架起,桥钮蜷曲于壶盖上,皆塑作干练的梅枝样式,身筒以及盖面贴塑嫩梅朵朵,梅元素相互呼应,营造出踏雪寻梅的意境,以之品茗,风雅无边。


二、欢竹壶

沈龙娣紫砂壶

此件欢竹壶,采原矿老紫泥为胎,整器以竹为题,身筒若合盘,壶腹一线分阴阳,线上为肩,线下为腹,流、把皆自此线胥出,与壶腹衔接自然流畅。

沈龙娣紫砂壶

平舌口,圆耳鋬,竹节桥钮承左右,盖、身贴塑嫩竹,竹叶潇潇随风而舞,立体生动,意境清幽。此器设计规整匀正,做工精湛,神韵俱佳。


三、寒香壶

沈龙娣紫砂壶

此件寒香壶,以梅为题材,选用原矿老紫泥制作,椭球形壶体扁而不塌,丰腴蕴力,壶底支起空心梅花状三足,美观巧致的同时,提振了整壶的气势。

沈龙娣紫砂壶

将虬曲弯折的梅枝融入流、把、钮的造型中,树枝的纹理、褶皱、瘢痕几可逼真,并刻画梅影点点,布于伸展而出的遒劲枝干上,在寒冬腊月里疏影横斜、竞放生香。


徐聪·作品赏析

徐聪,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工艺美术学专业,后跟随父亲徐元明以及母亲沈龙娣学习传统全手技法,擅长将经典光素器与花塑器相结合,作品大气典雅之余,又充满年轻一代的灵动。

一、鼓竹壶(徐元明设计指导)

徐聪紫砂壶

此件鼓竹壶,为父亲徐元明设计,并在其指导下,以原矿老紫泥为胎全手制成,壶身腹部饱满鼓凸,上下收敛,造型若鼓,肌理砂感强烈,彰显整壶古雅大度。

徐聪紫砂壶

壶之口颈与底足上下呼应,平盖阔朗大气,以竹节构筑壶之流、把、钮,节段分明,竹芽立体,线条曲直过渡流畅,贴塑的竹叶、竹枝细致生动,仿生贴切。


二、笑樱壶(徐元明授课)

徐聪紫砂壶

此件笑樱壶,为父亲徐元明授课款,以家藏粗砂红泥全手工精制,成器朱红中略泛橙光,颗粒丰富粗犷,质感非常强烈,呈现出古味自成的独特美感。

徐聪紫砂壶

壶身呈扁圆状,由上而下渐收敛至圈足,丰肩束颈,饰云肩线修饰,盎盖严丝合缝,樱桃壶钮小巧秀丽,三弯流嘴顺势伸展,耳把匀势而起,施以飞扣、垂耳,极为优雅。


三、雅竹壶(徐元明设计监制)

徐聪紫砂壶

此件雅竹壶,经父亲徐元明言传身教,采用原矿紫砂泥以全手工技法成型,身筒饱满挺括,力蕴于内,向上收束为坡颈盎盖,向下收缩为加底。

徐聪紫砂壶

竹节盘桓蜷曲为壶流、壶把和壶钮,钮、把攀生出嫩叶,贴塑精细传神,颇具徐元明之风。壶体素净光润,以竹来修饰,更觉清新雅致。


姜莲·作品赏析

姜莲,助理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与丈夫徐聪一起随父亲徐元明学艺,刻苦勤勉,对传统经典技法手摹心追。

一、高灯壶(沈龙娣陶刻)

姜莲紫砂壶

此件高灯壶,选用家藏老紫泥全手精制,壶身圆润饱满,高颈之上,圆盖穹起,圆珠钮耸立其上,挺拔上扬的直流嘴出水爽利,端庄耳把持握舒适,底部圈足更显高雅气韵。

姜莲紫砂壶

壶身由沈龙娣铭刻,正面刻绘一株兰花,反面镌刻“兰以清为花上品”之句,品茶赏兰,尽显文人雅士之风雅清逸。


二、石瓢壶(沈龙娣陶刻)

姜莲紫砂壶

此件石瓢壶,选用家藏老紫泥全手精工制成,壶身饱涨敦厚,略见憨态,身筒到壶底的线条转折顺滑,三只棋足圆润又不失稳定,压盖平实,流把钮比例和谐。

姜莲紫砂壶

壶身由沈龙娣铭刻,正面刻绘一段梅枝,反面镌有隶书“积德胜金”四字,书画相协,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凛然气节与高尚情操。


三、春亭壶(徐元明设计监制)

姜莲紫砂壶

此件春亭壶,为省大师徐元明设计并监制,家藏老紫泥为胎,壶身扁圆挺括,圈足高,口盖大,盖与钮组合成笠帽形,使得壶体纵向拔高,提振了气势。

姜莲紫砂壶

流嘴三弯,极具徐元明大师特色,圈把张扬,下带垂耳。壶身由沈龙娣陶刻装饰,正面刻“修心养性”四字,反面刻绘一枝梅花,旁逸斜出,与横向延伸的壶腹很是相衬。


四、玉润壶

姜莲紫砂壶

此件玉润壶,采用家藏粗砂老红泥全手精制,烧成后发色橙红,胎质中富含的颗粒,使得肌理效果粗而不糙,在精致中多了几分古朴味道。

姜莲紫砂壶

壶身扁而饱满,下有圈足支撑,口盖气密性表现良好,盖上扁钮与壶身同式,鸽颈流嗉部丰硕、嘴部平整,耳把外圆内方,流与把呼应有致,使壶腹左右延伸,气韵更加充沛。

the end
相关阅读
淘壶人物(249期)丨佘海平·中青辈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惠祥云·民间紫砂艺术大师
淘壶人物丨余伟辉·中青辈花器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陆小强·全能型实力派
宜兴紫砂壶与茶叶的搭配技巧
真假宜兴紫砂壶的鉴别方法
淘壶人物丨厉振宇·花器鬼才
淘壶人物丨沈建宏·中青辈实力派
淘壶人物丨范萍·薄胎南瓜王子
淘壶人物丨顾嘉玮·紫砂厂元老吴纯耿传人